沼泽鹪鹩
英文名:Merida Wren
学名:Cistothorus meridae
【简介】
沼泽鹪鹩(学名:Cistothorus meridae),又名Merida 鹪鹩,隶属于雀形目鹪鹩科,是一种生活在委内瑞拉安第斯山脉的特有种小型鸣禽。体长约为10厘米。
【外形特征】
沼泽鹪鹩整体呈现出棕色和褐色为主体的羽毛,头部和颈部带有显著的纵褐色条纹,肩部和背部则是交替的黑色与白色条纹。尾羽共有8道黑褐色条纹,翅膀的颜色接近亮黄色或浅褐色,所有褐色羽毛边缘有黑色点缀。它的白眉直接延伸到眼后,喉部呈现白色渐变为浅黄色,所有褐色羽毛的边缘都较深色。尾巴常直立,翅膀内侧呈灰白色,鸟喙长且直,先端稍弯曲,眼睛呈褐色,鸟嘴棕色,基部淡粉色或黄色。
【生活习性】
沼泽鹪鹩习惯于生活在海拔3100至4000米的潮湿paramo(高山草地)环境中,尤其偏好散布着灌木的湿冷地方。它们常从低枝跳到高枝,鸣声清亮。巢筑于5至6月份,通常位于离地面约50厘米的位置,由长茎草编织而成,衬有植物叶、毛发和羽毛。它们的食物组成主要是昆虫和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沼泽鹪鹩鸣叫的特点在于它变化多端的高音符和呼啸般的颤声,随后是一个喧闹且混合着振铃音效的乐章。每只雄鸟通常会拥有多至25首不同的歌曲,这些歌曲在地理分布和个体间有显著差异。
【繁殖习性】
沼泽鹪鹩繁殖季通常为每年5月至6月。巢筑于灌木或芦苇丛中,高度一般不超过50厘米。其巢形状是一种带有侧开口的穹顶结构,由细长的茎草编织,内部填充植物叶、毛和羽毛。
【保护状况】
沼泽鹪鹩被归为无危物种(LC),意味着它的生存状况不够脆弱,没有立即面临灭绝的危险。
【地理分布】
沼泽鹪鹩仅分布于委内瑞拉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地区,从特鲁希略(Trujillo)南部至塔奇拉省(Táchira)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