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扇尾莺科 > 扇尾莺属 > 灰冠扇尾莺
灰冠扇尾莺

灰冠扇尾莺

英文名:Pale-crowned Cisticola

学名:Cisticola cinnamomeus

【简介】
灰冠扇尾莺(Cisticola cinnamomeus),也称为Pale-crowned Cisticola,是雀形目扇尾莺科扇尾莺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

【外形特征】
灰冠扇尾莺体长约为10厘米,体重在8-11克之间。雄鸟在繁殖季节中的头部呈淡黄色,双眼之间有一显著的深色斑点,上体呈深棕色并带红棕色条纹,腹部为黄色和淡褐色混合色。雌鸟则颜色更为相近,但头顶有更明显的条纹。

【生活习性】
灰冠扇尾莺主要生活在潮湿的草地中,特别是靠近沼泽和排水线的地方。繁殖季节以外,它们以小型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为食,例如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的昆虫以及蜘蛛。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声包含一系列类似‘eeep eeep’的高音颤音,平均每秒两个音符,起始音调较高,中间会有所下降。展示飞行时的鸣叫声则会快速‘chree chree chree…’,同时在报警状态下会发出现较为低沉的叽喳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持续从10月至次年5月,但11月至1月为繁殖高峰期。主要采取一夫一妻制的方式进行繁殖,雄鸟通过展示飞行中的独特鸣唱行为吸引雌鸟。巢结构由干草和蜘蛛网构成,通常筑在距离地面不足15厘米的矮草丛中,多选址在湿草地附近。每次产卵数量为2-5颗,孵化期大概11-13天,雏鸟阶段则维持12-14天。

【外型辨识】
需要注意的是,繁殖季的雄鸟通过其淡黄色头顶与其他同科鸟类,如云雀和一些小型扇尾莺区别开,而雌鸟和非繁殖季雄鸟需要通过鸣叫声鉴别。

【保护状况】
灰冠扇尾莺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物种(LC)。然而,该物种在其分布区域内特别是南非和博茨瓦纳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因栖息地的湿地受到威胁而减少。在过去的50年中,其分布范围似乎在自由州和东开普省有所扩张。

【地理分布】
灰冠扇尾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