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扇尾莺科 > 扇尾莺属 > 凯隆扇尾莺
凯隆扇尾莺

凯隆扇尾莺

英文名:Kilombero Cisticola

学名:Cisticola bakerorum

【简介】
凯隆扇尾莺(学名:Cisticola bakerorum),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扇尾莺属。此物种于1980年代由Éric Burnier首次识别,随后经Neil和Liz Baker夫妇确认,并于2021年正式命名,用以纪念Baker夫妇在坦桑尼亚鸟类学研究和保护方面的贡献。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型较大,头部呈深棕色,头部有一条较短的白色眉纹,而眼下方有一个明显的白色斑块,形成鲜明对比。上体呈现出橄榄棕色至淡棕色,尾羽末端存在黑色亚端斑点,尾羽尖端则呈现出灰白或粉红色,在展尾时尤为显眼。下体包括喉部至腹部为白色,逐渐变成奶油色,两侧也是棕色。喙细长略弯曲,颜色为黑色至蓝灰色,脚趾淡粉色或粉红色,伴有灰色调。

【鸣叫特征】
凯隆扇尾莺的鸣叫类似于门轴需要润滑的声音,和黑眉扇尾莺的鸣唱模式与音质类似,但个体间存在更多变化。其叫声则类似于一系列有序的高低音哨声,启动音低沉,第二个音节有明显的跳跃。

【繁殖习性】
2019年6月和7月的调查中发现了该物种幼鸟,推测繁殖期可能在此期间。

【外型辨识】
该物种通过其独特且苍白的眉纹,尤其是鸣唱和叫声,易于与相似的扇尾莺物种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凯隆扇尾莺分布于坦桑尼亚中心的Kilombero泛滥平原,该地区自然植被遭受严重侵蚀,部分地区已经被转化为农田。鉴于保护现状,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VU)。尽管如此,栖息地已被确认为重要鸟类区域,并被指定为Ramsar湿地,以加强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地理分布】
凯隆扇尾莺主要栖息在坦桑尼亚中部的Kilombero沼泽区,栖息地主要在高大的芦苇丛中,特别是沿Kilombero河和其他泛滥平原的主要河流。它们似乎没有季节性的迁徙,全年活动范围限定在海拔240至305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