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带胸黑吸蜜鸟属 > 带胸黑吸蜜鸟
带胸黑吸蜜鸟

带胸黑吸蜜鸟

英文名:Banded Honeyeater

学名:Cissomela pectoralis

【简介】
带胸黑吸蜜鸟(英语:Banded Honeyeater,学名:Cissomela pectoralis)是一种小型黑白相间的吸蜜鸟,属雀形目吸蜜鸟科。它们以其独特的黑色胸带为标志,主要栖息于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林地。

【外形特征】
成年带胸黑吸蜜鸟的背部、尾巴和头部呈黑色,下体则是白色,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胸部的黑色条带。在非繁殖季节,部分成鸟的背部颜色会转为棕色。幼鸟的嘴角和脸颊为黄色,上体呈棕色,而成雏鸟更为淡棕色,胸带则并不显著。成鸟的体长约11.5至13.5厘米,体重在8至13克之间。

【生活习性】
带胸黑吸蜜鸟栖息于干燥林地、热带草原林地、开阔森林、红树林以及Melaleuca沼泽地。主要以花蜜为食,最喜欢的是桉树和其他开放花朵,如Grevilleas、Paperbarks 和Bauhinias的花蜜,同时也会捕食昆虫。这种吸蜜鸟通常成对或者小群行动,当花期繁盛鲜花开放时会形成大型的聚集体。

【鸣叫特征】
文本中未提及带胸黑吸蜜鸟的具体鸣叫声描述。

【繁殖习性】
文本中未提及带胸黑吸蜜鸟的具体繁殖行为和习性。

【外型辨识】
带胸黑吸蜜鸟的黑色胸带有助于它们与其他吸蜜鸟类区分,其迁徙模式也根据花期有所变动。花期丰富的季节,带胸黑吸蜜鸟群体聚集更为明显。

【物种区别】
文本中未提及带胸黑吸蜜鸟与其它类似物种的具体区别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带胸黑吸蜜鸟的保护状态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带胸黑吸蜜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从西澳大利亚北部直至约克角半岛,再向东北延伸至昆士兰州中部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