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绿鹊
英文名:Javan Green Magpie
学名:Cissa thalassina
【简介】
短尾绿鹊(Cissa thalassina),又名鹊、黄胸绿鹊、青身鹊鸟、海南绿鹊,属于雀形目鸦科蓝绿鹊属。这物种因其独有的绿色羽毛及鲜红色喙而显得格外珍贵,却也十分罕见,濒临野外灭绝。
【外形特征】
短尾绿鹊体长约31厘米,体重约125克左右,羽毛着重于绿与黄的色彩表现,且尾部相对小,是该物种最显著的特征。头部上方的羽毛类似于羽毛冠,鼻孔被柔软羽毛覆盖。其头部有显著黑色眼罩,延伸至眼周和颈脊。成鸟的喙及腿为红色或橙红,刚出生的则更暗。
【生活习性】
短尾绿鹊栖息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山麓地区森林,高度在500至2000米之间。其食物来源以昆虫为主,有时也会捕食小型鸟类、蜥蜴、树蛙和小蛇。一般情况下,短尾绿鹊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并加入集合式觅食群体。它们主要在森林的中上层活动,也频繁在地面上觅食。
【鸣叫特征】
鸣叫声陆续、亮度高,通常会出现类似“tink”般的金属声响,有时还会连续发声五次,并发出其他如“ekek gelíng”的鼻音、哨声或“whirr-eh”样的声音。
【繁殖习性】
短尾绿鹊的繁殖期间为一整年,但主要集中在降水量丰富的10月至次年4月。巢建于距离地面2.5至6米的树杈附近,内里填充的是细根和叶柄。孵化出的蛋一般为椭圆形,带有光泽,呈现黄白色,并带有少量灰紫色主斑和分布均匀的小红黄色斑点。
【外型辨识】
短尾绿鹊与蓝绿鹊相比,尾部更短,胸部黄中带绿,且三级飞羽无黑色横斑。在不同亚种间的具体差异显著:katsumatae亚种的尾部中间部分黄色较浓,尾端则呈灰色;jinji亚种则展示出较长的尾部,并且翼尖瞳色为皮黄。
【保护状况】
短尾绿鹊目前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CR)。它们分布仅限于爪哇岛的674千米²区域。由于栖息地丧失和非法捕猎,其数量迅速减少。正在采取包括圈养繁殖计划在内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尝试挽救这个濒危物种。
【地理分布】
短尾绿鹊仅见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山区,主要分布在西爪哇和中爪哇的特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