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鹞
英文名:Northern Harrier
学名:Circus hudsonius
【简介】
北鹞(学名:Circus hudsonius)是鹰形目鹰科鹞属的一种中型猛禽,广泛分布于北美洲,是特有的留鸟。
【外形特征】
体型纤细,拥有长而呈方形的尾巴和圆形的翼尖。雄鸟夏季时上体为石板灰色,下体为白色;雌鸟则上体呈棕色,下体浅黄色并带有棕色条纹。所有个体的上尾覆羽都是白色的,在臀部形成一个显眼的斑块。雌雄异形,雄性体型较小,重量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则在530克左右。
【生活习性】
北鹞栖息在多种开阔环境,包括沼泽、湿地、草原、农田和牧场。夏季时,雄性占据较广阔的领地,而雌性保持在更小的范围内。它们以鼠类、田鼠及小型哺乳动物为主食,也会捕食各种昆虫、爬行类和小鸟。独特的飞行方式——掠过地面细密地扫视捕猎。
【繁殖习性】
北鹞实行一雄多雌配偶制度,雄鸟能够在一个繁殖季内与最多五只雌鸟配对。筑巢通常选址于地表或低矮植被。一窝通常有3-8枚卵,孵化期为31-32天,并主要由雌鸟负责孵化,雄鸟带来食物。雏鸟在出生约5周后离巢。
【外型辨识】
北鹞的独特特征包括其白色的臀部斑块和上尾覆羽的白色,在飞翔时特别显眼。
【保护状况】
北鹞是全球范围内不受生存威胁的动物之一,种群数量依然存在较大规模。但由于部分栖息地退化而呈现下降趋势。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被列为“无危”。
【地理分布】
北鹞的分布范围从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延伸至美国南部的大草原,迁入南美洲越冬区域之一为哥伦比亚和巴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