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短趾雕
英文名:Beaudouin's Snake Eagle
学名:Circaetus beaudouini
【简介】
西非短趾雕(学名:Circaetus beaudouini),被分类为鹰形目鹰科短趾雕属的鸟类。它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被评估为易危物种(VU),主要分布在西非及东非部分区域。
【外形特征】
西非短趾雕是一种大型蛇鹰,其翼展可达170厘米。它的上体和头胸部呈现出灰褐色,白色的下体搭配漂亮的棕色条纹,腹部白色,双翼下方亦有棕色条纹。鸟嘴为黑色,眼圆大且明亮呈黄色,长腿且无羽毛,呈淡灰色。幼鸟整体偏于暗色。与短趾雕相比,西非短趾雕的上体颜色更深,腹部条纹更为细致,双翼前部在飞行中显得无条纹。
【生活习性】
西非短趾雕主要栖息于开放的林地、树丛草原和耕作了的区域,甚至在降雨后变得更为干旱的地带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它的主要猎物是蛇,有时也会捕食较小的哺乳动物、鸟类和蜥蜴,甚至是昆虫,狩猎策略通常为从显眼的位置等待猎物,或者在翱翔时进行捕抓。
【鸣叫特征】
这种鹰类虽然通常沉默寡言,但在繁殖季节发声,则与短趾雕以及黑胸蛇鹰的叫声类似,不过具体的鸣叫声特征尚未详细记录。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11月至次年3月,特别是在西非地区的湿季。西非短趾雕的夫妇通常会在树顶筑巢,巢可以建在从6米到25米以上的高度,每个巢中产一枚卵。孵化期大抵为45天,幼鸟离开巢穴所需的时间可能会长达70天。
【外型辨识】
西非短趾雕归属于蛇雕亚科,它们主要捕食蛇和其他小型脊椎动物。包括短趾雕、黑胸短趾雕、斑短趾雕等5属15种蛇雕,我国仅仅有两种蛇雕:短趾雕和蛇雕。
【保护状况】
通过上述性状特征及环境条件,对于野生生物保护而言,明确保护区、保护栖息地、及控制猎杀活动是关键措施之一。未来,持续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仍对了解其生态特性与保护策略极为重要。
【地理分布】
该物种的地理分布从西非的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冈比亚穿过马里南部、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尼日利亚北部到喀麦隆以及中非共和国南部、南苏丹、肯尼亚西北部和乌干达。其地位在肯尼亚则未完全确定。历史上曾被误认为是短趾雕的亚种,因存在杂交的证据和羽毛形态介于两者之间,然而现今则依据显著的羽毛差异将其独立为一个单独物种,共同归属于同一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