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花蜜鸟
英文名:Dusky Sunbird
学名:Cinnyris fuscus
【学名与分类】
暗色花蜜鸟的学名为Cinnyris fuscus。它属于雀形目太阳鸟科双领花蜜鸟属。
【外形特征】
**雄性**
- 整体呈深色,下腹和肩部有浅橙色的羽毛簇。
- 繁殖期时头部为黑色,并带有轻微的蓝紫色光泽;上体呈深棕色,略带蓝、绿或铜色光泽;尾部是黑色且带轻微蓝色;翼上覆羽为极深棕色,略带光泽;喉至胸部为黑褐色,带有紫色光泽;下胸部位炭黑色,胸侧橙色簇毛(有时略带黄色);上腹部白色,下腹部及尾下覆羽白或淡黄色,腋下和翼下覆羽深棕色。
**雌鸟与幼鸟**
- 头部、上体和上翼为暗褐色。
- 下体为淡灰橄榄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为白色,翼下覆羽较淡,腋下灰色。
- 与小双领花蜜鸟雌鸟相比,暗色花蜜鸟的下腹部颜色更淡。
**季节变化**
在非繁殖期,雄鸟失去了大部分黑色羽毛,只有喉部至臀部仍有微弱金属光泽的羽毛。
【生活习性】
**栖息地**
- 主要生活在干燥的灌木丛、稀树草原和卡鲁地区。
- 经常在水边的灌木丛或树木中筑巢。
**食物**
主要以昆虫和花蜜为食。这些鸟会在干旱植物分布及特定干旱情况下迁移,有时会在不正常的区域大量出现。
**群居行为**
通常单个或成对活动,活动范围广泛。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
繁殖周期为全年,在纳米比亚和南非的高峰分别出现在2月至4月和3月至8月。在非常湿润的年份,雄鸟在换羽期间就开始繁殖。
**繁殖巢穴**
用草、纤维、树皮、叶片和蜘蛛网等材料在树木或灌木的枝干上筑巢。有时会装饰以羊毛或其他杂物,巢穴通常建造在离地0.1到1.65米的地方,靠近水道。
**孵化与育雏**
- 一窝卵通常有1至3枚,呈白色并带有少量灰蓝、紫褐色或棕色斑点。
- 雌鸟独自孵卵,孵化期约为12至13天。
- 雌鸟独自喂食和照料雏鸟,但两性都参与育雏。巢期通常为13至15日,幼鸟离巢后由父母继续喂养2至3周。
【地理分布】
暗色花蜜鸟原产于非洲西南部,分布在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在南非西开普省的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其大量的游荡。
【保护状况】
被IUCN评估为无危级别(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