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双领花蜜鸟
英文名:Southern Double-collared Sunbird
学名:Cinnyris chalybeus
【简介】
小双领花蜜鸟(学名:Cinnyris chalybeus)属于雀形目太阳鸟科双领花蜜鸟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多种生境中,如灌木丛、花园、山地植被、针叶林区、沿海及内陆常绿山地森林地区。
【外形特征】
小双领花蜜鸟雄鸟在繁殖季节具有活泼的金属绿头部、喉咙、上胸及背部,并配备一条狭窄红胸带,且尾巴带有蓝光。下腹部为烟灰色。雌鸟通常呈灰棕色或橄榄灰,部分雌鸟肩部呈现淡黄色光泽。幼鸟外观与雌鸟相似,但有时可见金属色与橄榄色混合的羽毛。
【生活习性】
该种群栖息地背景非常丰富,常在花园、灌木丛或山地植被区活动,以花蜜、昆虫及蜘蛛为食,也会采食无花果。它们吸食花朵前盘旋飞行,并经常出现在从干旱地区迁移的动植物中。
【鸣叫特征】
小双领花蜜鸟进行鸣叫时,其声音由一系列“ptzzer”或“ssssweee”嘶叫声组成,中间夹杂着“tsee”声和逐渐升高的“weeto-weeto-weet”声,加上变化的“weeta witta”旋律。常见叫声包括“cher-cher”、“swik-swik”、“chee-chee”、“zz, zz, zz, zhik”及哀怨的“tseet”声音。
【繁殖习性】
繁殖期从4月至12月,偶尔会连续两次繁殖。雄鸟通过连续不断的鸣叫声和展示肩部黄色的羽毛来吸引雌鸟。雌鸟筑造出巢为一组合,采集的材料包括草、苔藓、羊毛、羽毛、枝条和蛛丝,通常在距离地面约1.5米高的灌木中进行筑巢。每窝产1-3枚蛋,孵化期大约为两周。一开始由雌鸟单独喂养,后来得到雄鸟协助。雏鸟在孵化后大约15-19天离巢。
【外型辨识】
小双领花蜜鸟与大双领花蜜鸟比对,在体型上偏小,红胸带也相对较窄,其嘴也更短些。雌性个体与橙胸花蜜鸟和暗花蜜鸟雌性有类似之处,但其底色呈灰色或颜色较暗。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IUCN列为无危(LC)状态,意味着其种群相对稳定并且未经历过显著的威胁。
【地理分布】
南非是小双领花蜜鸟的自然分布地带,广泛分布在多种自然环境及人为造就的栖息场所中。小双领花蜜鸟散布于印度洋地区(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