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抖尾地雀属 > 暗腹抖尾地雀
暗腹抖尾地雀

暗腹抖尾地雀

英文名:Dark-bellied Cinclodes

学名:Cinclodes patagonicus

【简介】
暗腹抖尾地雀(学名:Cinclodes patagonicus),属于雀形目灶鸟科抖尾地雀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18-20厘米,体重约37-54克。全身深色,具有长且略微弯曲的喙。成鸟的眼睛两侧有明显的白色眉纹,延伸至前额;眼区和耳羽深棕色,部分带有细小的白色羽毛轴纹;头冠深棕色,背部更浅。翅膀深棕色,初级飞羽覆羽近乎黑色,翼根处还带有淡红色边缘的白色。尾羽圆润,深棕色,最外三对尾羽有逐渐增大的土白色尖端。脸颊为白色,带少许暗斑点;喉咙白色;胸腹部则呈暗棕色,上胸部有异常明显的苍白羽轴斑点,下胸部和上腹部为条纹状分布,下腹部几乎无斑点,尾下覆羽呈现白色尖端;虹膜深棕色,喙、跗跖和趾呈棕色或黑色。两性相似,但幼鸟的背部羽毛边缘较淡,胸部的条纹更宽且模糊,且主要局限于胸部。

【鸣叫特征】
暗腹抖尾地雀鸣唱为悠长复杂的乐音和颤音的结合。鸣叫声响长而尖锐,有时还会连串发出“tjit”的声音。

【生活习性】
暗腹抖尾地雀栖息在海岸岩石海滩、湖泊岸边、河流及溪流旁,海拔高度从海平面到2500米皆有分布。主要为留鸟,但在冬季有部分可能向低地迁移的现象。此物种常单独或成对觅食,主要活动于地面、岩石或水边,以昆虫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南半球的春季至夏季(约9月至1月期间),每窝产2-3枚卵。巢筑于河岸挖掘的约1米长的隧道末端,或是废弃的洞穴、岩石缝隙、空木头或建筑物孔隙中,内部铺垫有草和羽毛。雏鸟在12月记录,而幼鸟在11月至1月间离巢。

【外型辨识】
该物种已知有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patagonicus及亚种chilensis。

【保护状况】
IUCN红名单将其列为LC(无危)级别。

【地理分布】
暗腹抖尾地雀主要分布在智利中部至南部以及阿根廷西部。具体分布范围包括智利的阿塔卡马至艾森、阿根廷的门多萨至圣克鲁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