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抖尾地雀属 > 海滨抖尾地雀
海滨抖尾地雀

海滨抖尾地雀

英文名:Chilean Seaside Cinclodes

学名:Cinclodes nigrofumosus

【简介】
海滨抖尾地雀(Cinchodles nigrofumosus),又称Chilean Seaside Cinclodes,是雀形目灶鸟科抖尾地雀属的一种特有种鸟类。主要分布在智利北部至中部的海岸线岩石地带。

【外形特征】
成年体长约21至27厘米,体重63至67克。上身呈深烟黑或黑褐色,带有狭窄的淡黄白色眉纹,翼部为黑带红棕色基部条带,尾巴纯黑而外侧尾羽尖端呈淡红棕色或灰褐色。喉部和颈侧为白色,上胸烟灰色,带小白点或淡肉桂色斑点;下胸有淡肉桂纹,腹部纯烟灰。双眼棕至深棕色,喙黑,有时下颌基部略显灰色,腿和脚棕灰至黑。

【鸣叫特征】
歌声是一系列明亮的颤声和笛鸣,有时会成双合唱;其叫声短促,略带金属质感的“chik”声,喂养幼鸟时会发出低沉的“chuk”声。

【生活习性】
全年在适宜地带活动,集中在潮间带岩石区或附近沙滩地带。以小型甲壳类、海洋蠕虫、小双壳、螺、藤壶及昆虫等为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从8月持续至次年1月,雄鸟会舞动翅膀、歌唱求偶与领地宣示。巢筑在岩石洞穴、鱼塘堤岸、人造屋顶或废弃管道,由草药、藻类和苔藓构成。一般每窝产2至4枚卵。

【外型辨识】
海滨抖尾地雀是区域内最大型的cinclodes,具有清晰白眉纹、显著的白色胸斑以及较为粗大的喙部,与小型同行相比,其眉纹相对细窄。

【保护状况】
IUCN评级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智利北部至中部和部分岛屿海岸。其北部种群颜色较浅,并具有更完整的白色眉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