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尾蜂鸟
英文名:Golden-tailed Sapphire
学名:Chrysuronia oenone
【简介】
金尾蜂鸟(英文名:Golden-tailed Sapphire,学名:Chrysuronia oenone),属于雨燕目蜂鸟科,是一种体型小巧的鸟类。其主要分布于南美的亚马逊雨林西部及其他区域,常见于森林边缘和牛轭湖附近。
【外形特征】
金尾蜂鸟的体长一般在9.5至10厘米之间,雄鸟的体重通常在4.7至6.3克之间,雌鸟体重则为4.3至5.3克。雄鸟头部和喉咙呈现完整的蓝紫色,胸部则闪烁着绿色,渐变成胸前的青铜绿色及带白色边缘的尾下覆羽;背部呈亮绿色,随着青铜绿色的底色过渡至明亮的铜色上尾羽和铜青铜色的尾巴。雌鸟头部顶部缀以蓝色,背部绿色,与其他部位形成对比,上尾羽和尾巴叶片也呈现铜青铜色,尾下覆羽带青铜色中心,两胁为青铜绿色,侧面和胸前则呈绿色,喉侧和颈侧带有蓝绿色斑点。幼鸟的头部、喉咙呈现不同色彩,而亚种有所差别,其中C. o. josephinae的雄鸟喉部主要为绿色,臀部绿色,与铜色尾羽形成独特对比,而C. o. alleni的喉部全绿,脸颊上的蓝色较少,两性的臀部均为铜色。
【生活习性】
金尾蜂鸟主要活动于湿润低地,偏好森林边缘和牛轭湖环境。该鸟类频繁造访开花树木(如红花刺槐、印加树)以及灌木(如彩叶草、帕里库拉),以吸食花蜜和捕食昆虫为主要食源,并从树叶上获取节肢动物。雌鸟为主导的筑巢居所选择,有时雄鸟也会在花丛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短暂领地来吸引雌性。
【鸣叫特征】
金尾蜂鸟的鸣叫多样复杂,通常表现为重复的节奏性短句,多以沙哑音开场,随后是几个尖锐或刺耳的音符,以连续的咔嚓声结束。叫声中常夹杂拉长的金属颤音和短促的咔嚓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方面,该物种在东哥伦比亚通常为6月至11月,在巴西西部则暂时变化为1月至4月。繁殖期间,雄鸟多采取在lek(竞技场)内展示行为,有时独自表演,每窝产两枚蛋,蛋重约0.47克,孵化期约14天,幼鸟离巢时间大约为28天。
【外型辨识】
金尾蜂鸟之前的分类属于Amazilia属,但经过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后,重新分类至Chrysuronia属。这些小生物的出现,不仅增添了雨林地带的生态多样性,也是南美洲低海拔山脉景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保护状况】
该种群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同时也被评级为IUCN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其地理分布较为广泛,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南部、秘鲁以及巴西西部等区域,且栖息于半开放地区,如湿润森林边缘、空地、次生林、河岸森林,有时也可在可可和咖啡园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