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唐纳雀
英文名:Scarlet-and-white Tanager
学名:Chrysothlypis salmoni
【简介】
红白唐纳雀(学名:Chrysothlypis salmoni),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的物种,分布于哥伦比亚西部和厄瓜多尔西北部的湿低地和山脚雨林。
【外形特征】
红白唐纳雀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大约长12厘米,体重在9.8至14.5克之间波动。雄鸟的主要特征是其亮红色的头部、上身和喉咙,以及白色的下半身,同时拥有狭窄的红色胸条。翅膀呈现深红色,并带有黑色的边缘,而尾部则带有棕红色,偶有红色的边缘;雌鸟的上体呈橄榄褐色,下体则为白色,翅膀和尾部为暗褐色,并带有少许黄色。幼鸟和成年雌鸟外形相似,亚成鸟则会出现红色的斑点。
【生活习性】
该物种倾向于栖息于潮湿的低地雨林,主要在到25和1200米的海拔范围内活动,偶尔攀升至1700米的高度。红白唐纳雀生活在次生林区域,常见动作为单独、成双或在小型鸟群中觅食,有时会与其它种类的唐纳雀北北混合群一起迁徙。
【鸣叫特征】
发音主要为一串微弱而带高音的韵律,包括"ti ti ti-te-te-ta-heét"的声音,持续时间和强度各异。飞行时,鸟类会发出尖锐的响音或“chip”和“sciip”声。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周期的信息尚不详细,但已可以肯定幼雀在四月到五月出现。初步证据表明,上一孵化季的幼鸟在繁殖期间能够帮助亲鸟繁殖。
【外型辨识】
由于其独特的红白对比,雄性红白唐纳雀是非常容易辨识的。而雌性则应通过其白色的两侧腹部结合褐色的上半部来区分。这些视觉特征使其区别于其他类似的南美物种。
【保护状况】
红白唐纳雀属于IUCN的濒危物种名单的无危类别。该物种的地理分布限于哥伦比亚西部至中部马格达莱纳河谷,太平洋海岸和斜坡至埃斯梅拉达斯。而其广泛存在的鸟类群体则是必不可少的森林群落和自然生境中的重要成员。
【地理分布】
红白唐纳雀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西部和厄瓜多尔西北部的湿低地和山脚雨林中,具体海拔范围为25至17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