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大黄冠啄木鸟属 > 斑喉绿啄木鸟
斑喉绿啄木鸟

斑喉绿啄木鸟

英文名:Checker-throated Woodpecker

学名:Chrysophlegma mentale

【简介】
斑喉绿啄木鸟(英文名:Checker-throated Woodpecker,学名:Chrysophlegma mentale),是隶属于䴕形目啄木鸟科大黄冠啄木鸟属的一种特色鸟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

【外形特征】
斑喉绿啄木鸟体型中等偏大,大约长26至29厘米,体重在82至121克之间。雄鸟头部前额和顶冠为深绿色到橄榄色,颈背有亮黄色延长羽毛,耳覆羽新鲜时带锈色尖端。它的下巴和喉部为白色,带粗厚的暗色条纹,下部有密集的淡褐色和黑色斑点,形成明显特征。上体呈鲜绿色,较大翼覆羽和中翼覆羽为鲜红至锈色,尾上覆羽则为黑褐色。雌鸟与雄鸟非常相似,但颊和喉部的锈色胸带向前延伸形成宽大的颊带,使雌鸟具有独特的标识。幼鸟外观与成鸟相似,但翅膀红色较少,下体颜色为锈色,可能在颈背有红色痕迹。

【生活习性】
斑喉绿啄木鸟通常在森林的中层觅食,单独活动,但有时也会与其他鸟类混群或成对出现。它们主要栖息于低地和山地的成熟森林中,避免次生林或植被稀疏的边缘地带。该鸟类主要捕食蚂蚁、白蚁、幼虫、甲虫、直翅目昆虫、蟑螂以及一些浆果。觅食的方式多样,包括移动障碍物、挖掘和其他技巧。以倒挂着身体的方式,振动来触及猎物,行动较为快速且路径略无规律。

【鸣叫特征】
斑喉绿啄木鸟发出响亮而持续的“nyeh”音符和尖锐的“choo-yik!”叫声。

【繁殖习性】
该鸟在泰国南部的森林中有三月筑巢繁殖的记录,它们在枯木中挖掘巢穴,每次繁殖产卵2至3枚。关于其余繁殖细节的信息较少。

【外型辨识】
斑喉绿啄木鸟和大黄冠啄木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通过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可以轻易区分。斑喉绿啄木鸟的雄鸟喉咙具有粗厚的条纹,喉咙的线条不会延伸至脸颊区域,颈部羽毛黄亮,上体更鲜绿,雌鸟没有延伸到眼窝上方的眼上锈褐色眉纹,翼部更鲜红。喙部在斑喉绿啄木鸟中略长,但在尾部与两者尺寸相近。

【物种区别】
斑喉绿啄木鸟和大黄冠啄木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通过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可以轻易区分。斑喉绿啄木鸟的雄鸟喉咙具有粗厚的条纹,喉咙的线条不会延伸至脸颊区域,颈部羽毛黄亮,上体更鲜绿,雌鸟没有延伸到眼窝上方的眼上锈褐色眉纹,翼部更鲜红。喙部在斑喉绿啄木鸟中略长,但在尾部与两者尺寸相近。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的分类,斑喉绿啄木鸟被列为“近危”(NT)物种。

【地理分布】
斑喉绿啄木鸟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缅甸东南部、泰国南部半岛、苏门答腊(含班卡岛)和婆罗洲。这些区域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