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巴金背啄木鸟
英文名:Malabar Flameback
学名:Chrysocolaptes socialis
【简介】
马拉巴金背啄木鸟(Chrysocolaptes socialis),别名Malabar Flameback,归属于䴕形目啄木鸟科、大金背啄木鸟属。这种大型啄木鸟以其显著的金色橄榄绿背部而著称,仅分布于印度西南部的湿润低地和山麓森林。
【外形特征】
马拉巴金背啄木鸟体型较大,头顶带冠羽,背部呈独特的金色橄榄绿色。其嘴喙比同类中的‘小嘴’金背啄木鸟更为粗壮,颈部后方斑驳呈现黑白纹,而非单独纯黑色。脸颊下有一条分叉的黑色横纹,容易与同属的其他物种区分。与黑腰啄木鸟相比,本物种面部图案较为不规则,臀部颜色为红色,颈背部无明显白色轮廓。
【生活习性】
马拉巴金背啄木鸟活跃于印度西南部的湿润低地和山麓森林中,常常被发现混杂在其他觅食鸟群中。其主要食物包括各类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相较于其他种类,马拉巴金背啄木鸟偏好湿润的栖息环境。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高亢且尖锐,类似于‘小嘴’金背啄木鸟的颤音。在混群觅食时,通常可以凭借其高音、带有颤音的叫声被敏锐地识别出来。
【繁殖习性】
马拉巴金背啄木鸟当前尚未进行完整评估,故IUCN将其列为未予评估(NE)状态。
【外型辨识】
与其他‘小嘴’金背啄木鸟相比,马拉巴金背啄木鸟可以通过其更大的嘴喙、颈部后方斑驳的黑白纹、以及分叉的黑色脸颊横纹来识别。同黑腰啄木鸟的区别则在于面部更不规则,红色的臀部,颈背部无明确白色轮廓,以及偏好的湿润生境。
【物种区别】
马拉巴金背啄木鸟可以通过其显著的羽毛色彩及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相关物种区分开来。相较于‘小嘴’金背啄木鸟和黑腰啄木鸟,它有更明显的特征差异。
【保护状况】
马拉巴金背啄木鸟当前尚未进行完整评估,故IUCN将其列为未予评估(NE)状态。
【地理分布】
马拉巴金背啄木鸟栖息于印度西南部的湿润低地及山麓森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限制,它成为该区域的特有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