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大金背啄木鸟属 > 大金背啄木鸟
大金背啄木鸟

大金背啄木鸟

英文名:Greater Flameback

学名:Chrysocolaptes guttacristatus

【简介】
大金背啄木鸟(学名:Chrysocolaptes guttacristatus),又称作Greater Flameback,属于雉形目啄木鸟科。广泛分布在从北印度次大陆到南中国、马来半岛、苏门答腊、西及中爪哇、北婆罗洲等地。

【外形特征】
成体长约33厘米。雄鸟头顶和羽冠为红色,脸颊有一道白色眉纹与一宽黑的眼后线延伸至颈侧。下体颜色从白色到浅棕色不等,带有暗色边缘以及V字形、条纹或带状标志。

【生活习性】
偏好较开阔的林地和边缘地带,如喜马拉雅山脚或西高止山脉的森林,亦见于红树林。多成对活动,叫声经常响亮。主要以昆虫以及可能的腐朽木材中的小栖息者为食。它们通过啄击小范围的研磨剔出猎物,然后进行进一步探查。

【鸣叫特征】
高频连续如昆虫音符声“di-di-di-di”或“tibittitititit”,可能短或长。此外,发出颤音、单调或加速变化的“kowk”或“kik”声。鼓音声音响亮,可持续2-3秒。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印度北方3月至5月,南部12月至次年3月,东南亚从12月开始,大巽他群岛7月至11月),大金背啄木鸟会挖掘木质孔中的巢穴,并孵化喂养幼鸟。雌雄共同孵化2-5枚卵。

【外型辨识】
该物种在历史上被归于棕斑金背啄木鸟下的亚种,直到2014年一系列相关物种重新被独立为独立种,即现在定义NCCD的新群遗传学中计依据。大金背啄木鸟拥有鲜艳的背部色彩、白色的颈部和红色的腰部。

【保护状况】
IUCN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 **地理分部**: 分布在孟加拉、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 **亚种分类**: 目前大金背啄木鸟有5个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