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鹃
英文名:Violet Cuckoo
学名:Chrysococcyx xanthorhynchus
【简介】
紫金鹃(学名:Chrysococcyx xanthorhynchus),隶属于鹃形目杜鹃科金鹃属。雄性羽毛呈现紫罗兰色,而雌鸟则为褐色。广泛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东南亚、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等地及中国的云南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紫金鹃体长约为17厘米,头部、颈部、上胸和上体呈现出光泽鲜艳的紫罗兰色,面白带有黑色带上和白色尖端,尾羽具有条纹。这些雄性个体的下巴至胸部呈明亮的紫罗兰色,腹部则为白色,带有宽广的黑、紫或绿色条纹。雌性羽毛呈现绿褐色,并带有青铜色的金属光泽,下体带有白色底和青铜绿色条纹,还有锈色斑点。
【生活习性】
紫金鹃主要栖息在森林边缘地带、灌木丛和人工林,喜欢在树冠层的枝叶间活动。它们动作轻巧,常悄悄捕食昆虫。食物以昆虫如毛虫、蚂蚁和甲虫为主。
【鸣叫特征】
该鸟会发出具有辨识度的声音,如“che-wick”声,通常在飞行时发出;另一种是尖锐的下降复音,起始为三重音“seer-se-seer, seeseeseesee”。
【繁殖习性】
紫金鹃是寄生性繁殖的鸟类,将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它们的宿主包括太阳鸟和蜘蛛猎鸟等。雄性会在繁殖季节跳起求偶舞,而雌鸟会寻找合适的巢穴产卵。
【外型辨识】
尽管宿主鸟通常能识别并驱赶成年紫金鹃,但在巢中的紫金鹃卵却难以察觉。
【物种区别】
雌鸟区别于相似种亚洲翡翠金鹃或小青铜金鹃主要通过橙色喙和斑驳的金属绿色特征识别。
【保护状况】
IUCN将紫金鹃生命状态列为无危(LC),尽管在部分地区相对稀少,但由于其广泛分布,还没有面临灭绝风险。该物种列为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有益或重要经济、科学研究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受到IUCN的关注与保护。
【地理分布】
紫金鹃的分布遍布印度东北部至东南亚及其周边群岛,中国云南也有分布。在中国,它们主要作为夏候鸟或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