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色翠蜂鸟
英文名:Coppery Emerald
学名:Chlorostilbon russatus
【简介】
铜色翠蜂鸟(Chlorostilbon russatus),又称为铜色翠蜂鸟,是一种隶属于雨燕目蜂鸟科翠蜂鸟属的小型鸟类。
【外形特征】
雄性身长约8至8.5厘米,雌性则通常为7至7.5厘米,体重在3.2至3.6克之间。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短且直的黑色喙。雄鸟展现出金绿闪亮的头、背部和上体以及铜绿色的尾部和尾覆羽,尾羽边缘略呈叉状,带有金铜色。雌鸟具铜绿色的头部、背部和尾覆羽,下体为烟灰色,其尾羽同样略呈叉状,羽端有淡色并带有铜紫色调。幼鸟外观与雌鸟类似,但头部羽毛边缘呈淡黄色。
【生活习性】
该物种偏爱半开放及开放植被环境,例如灌木丛、森林边缘及耕田区域。它们的活动范围在海拔500至1700米之间,有时甚至可达到2600米的高度。主要食物为花蜜,会巡视多种开花植物进行采蜜,同时捕食小型昆虫。
【鸣叫特征】
鸣叫特征主要是求偶时特有的倒提鸣叫声,此外,在觅食时还会发出重复的“tsik”或“trk”声。
【繁殖习性】
铜色翠蜂鸟的繁殖季节在5月至6月。它们通常构建盏状巢于倾斜的树枝上,距地面大约0.8米左右,巢内衬以柔嫩植物材料,通常由雌鸟孵化15至16天,雏鸟约20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在其特定的地理分布区域内,铜色翠蜂鸟没有相似的种类,因此很容易根据其前述特征进行识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铜色翠蜂鸟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铜色翠蜂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东北部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西北部的山区,具体的范围包括哥伦比亚东部的下马格达莱纳河谷和圣塔玛尔塔地区,以及其西部与委内瑞拉西部边境的Serranía del Perijá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