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尾翠蜂鸟
英文名:Blue-tailed Emerald
学名:Chlorostilbon mellisugus
【简介】
蓝尾翠蜂鸟属于雨燕目蜂鸟科翠蜂鸟属的小型绿蜂鸟。它们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包括巴西西部、玻利维亚南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地。
【外形特征】
- **雄鸟**:体长7.5至9.5厘米,头顶为金色的虹彩绿,上体为青铜绿,下体为翡翠绿,胸部闪烁着特别的光泽,尾部为钢蓝色。大腿部分为白色。
- **雌鸟**:体长6.5至7.5厘米,头顶为青铜绿,脸部佩戴有黑色“面罩”,眼后有淡灰色斑点,其余上体为金属草绿色,下体为浅灰色,尾部为蓝黑色,尾端略显灰白。
【鸣叫特征】
蓝尾翠蜂鸟发出连续的弱音,比如谐音的小“tsip”或“chwep”声,有时会混有滚动般或颤动的音调。还会发出相对响亮而刺耳的“chirrrt”声,伴随柔和的“tsip”、“pit”和“chwep”鸣音。
【生活习性】
蓝尾翠蜂鸟主要栖息于草地、半干旱植被区域、受干扰的森林边缘或大块林地空地等。它们通过吸食花蜜生存,并偶尔捕食小型昆虫。在采集花蜜时,会巡游式访问开花植物,有时为保护花朵而守卫。
【繁殖习性】
- **筑巢**:在地面以上的斜枝上固定一个由植物绒毛、蜘蛛网和细小的外围植物碎片组成的杯状结构。
- **繁殖周期**:孵化期约13至19天,幼鸟离巢时间为18至20天。繁殖期间的各项事务主要由雌鸟负责。
【外型辨识】
蓝尾翠蜂鸟在亚种之间,尾裂深浅和色泽强度是区分的重要标志。
【物种区别】
与其他翠蜂鸟的区别在于独特的深蓝色尾部。而厄瓜多尔和特立尼达岛较少出现该物种。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分类为无危 (LC)。
【地理分布】
蓝尾翠蜂鸟分布在南美洲北部多个地区,包括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伦比亚、秘鲁、巴西和玻利维亚等。但在厄瓜多尔和特立尼达岛上相对较少。人类活动对其影响不大,蓝尾翠蜂鸟常见于邻近城市的人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