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尾翠蜂鸟
英文名:Green-tailed Emerald
学名:Chlorostilbon alice
【简介】
绿尾翠蜂鸟(Green-tailed Emerald,学名:Chlorostilbon alice)是雨燕目蜂鸟科翠蜂鸟属的小型鸟类,因其绿色尾巴而得名。这种鸟的体型小巧、结构紧实,主要分布于委内瑞拉北部地区的安第斯山脉和沿海山脉,常见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干燥至湿润森林边缘,尤其喜欢花园和耕作区。
【外形特征】
绿尾翠蜂鸟雄鸟体长7.5至8.5厘米,重约3至4克。头部和冠部呈现出绚丽的深绿色,上身和翼覆羽为青铜绿色,下体为草绿色。雌鸟体型相似,但下体呈淡灰色,尾尖带灰色及黑色。尾羽末端呈灰色尖端,整体上,雌鸟的尾部相较于雄鸟更短且色彩差异更大。幼鸟外观与雌鸟相近,但头羽边缘带有淡黄色边。绿尾翠蜂鸟的喙短而直,且它们具有快速振翅的能力,这一特点使它们能够在空中悬浮并进行复杂的飞行。
【生活习性】
绿尾翠蜂鸟栖息于半开放的森林边缘地带,如半湿润雨林、云雾林、次生林、种植园,也偶尔出现在干林中。这些鸟常活动在700至1800米的海拔范围内,主要以花蜜为主食,也捕食空中飞虫。它们在低矮植被1-6米的高度活动,常在空中悬浮前来回采食。
【繁殖习性】
绿尾翠蜂鸟的繁殖季节通常为1月至3月。雌鸟会选择约1米高的树枝搭建杯状巢,使用植物纤维、叶片碎片以及树皮作巢材,内部铺垫柔软的种子绒毛,外部以叶片和小枝作额外装饰。每次繁殖产卵2枚,孵化期约为14天,雏鸟孵化后约在20-22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绿尾翠蜂鸟的外观与狭尾翠蜂鸟和蓝尾翠蜂鸟有所区别,主要通过尾部特征来区分。绿尾翠蜂鸟的雄鸟与雌鸟尾羽均完整,不渐变细,雌鸟尾羽外侧为铜绿色,尖端垂挂少量白色,而在蓝尾翠蜂鸟中,尾色为蓝色,从这一特征可以明显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绿尾翠蜂鸟目前的保护状况为未危(IUCN LC),尽管如此,监测它们的种群状态仍至关重要。
【地理分布】
绿尾翠蜂鸟分布于委内瑞拉北部,遍及法尔孔州南部至苏克雷州,也包括拉腊州、莫纳加斯州北部。它们对人类创造的环境(如种植园、花园、公园和路边)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这些地方通常包含了灌木和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