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扇尾鹟科 > 须嘴卷尾属 > 须嘴扇尾鹟
须嘴扇尾鹟

须嘴扇尾鹟

英文名:Drongo Fantail

学名:Chaetorhynchus papuensis

【简介】
须嘴扇尾鹟(学名:Chaetorhynchus papuensis)是雀形目、扇尾鹟科、须嘴扇尾鹟属的单一物种,体长20至22厘米,尾长9至10厘米。通过分子分析证实其与斐济丝尾鸟亲缘关系较近,同属扇尾科。

【外形特征】
通体深黑色,带有蓝紫色光泽。尾部呈略圆形而非叉状,喙部强健且弯曲,顶端有钩,鼻孔周围长有坚硬的须状羽。两性差别不大,但雌性体重较轻,尾羽中央长度略长于外围尾羽1至11毫米。幼鸟羽毛较为暗淡,口角呈白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200至1600米的山地森林,常见于600至1400米。主要食物来源为昆虫和蜘蛛。觅食时站姿笔直,尾部直指下方,摇晃尾羽。通常单独或小群活动,并偶尔加入混合鸟群。

【鸣叫特征】
以急促嘈杂的声音鸣叫,包括多样的高低音节。叫声含刺耳的音符串和低沉的鼻音,有时会发出短促的“tsei”或“peep”音节。

【繁殖习性】
筑巢于树叉上的浅篮状巢穴。孵化卵主要由雌鸟负责,孵化期约14至16天。幼鸟出生无羽、盲眼,完全依赖父母喂养,巢筑和育雏由双方合作完成。

【外型辨识】
此鸟类与斑点卷尾相似,但略小且尾部不呈叉状。通过声音及行为可以与后者区分开。

【保护状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为无危(LC)。该物种主要受新几内亚西部和中部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小,但因伐木活动和人口迁移等近况,环境面临变化。

【地理分布】
分布于新几内亚山区,在200至1600米的高度,主要栖息于600至1400米的森林中。在新几内亚的西北部和西部,因保护区的存在,其生存环境得到一定保护,如福贾自然保护区能提供完整海拔范围内的庇护。

【物种区别】
该物种长期被归为卷尾科,但其有12根尾羽的特点与其他卷尾科物种不同。通过科学分类,现已确定为扇尾科成员,并且得到了保护区的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