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林蜂鸟
英文名:White-bellied Woodstar
学名:Chaetocercus mulsant
【简介】
白腹林蜂鸟(拉丁名:Chaetocercus mulsant)是一种雨燕目蜂鸟科的鸟类。以类似大黄蜂的缓慢飞行著称,能在其他蜂鸟的领地内觅食。主要分布于哥伦比亚至玻利维亚西部科恰班巴的安第斯山脉地区。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性。
【外形特征】
雄性白腹林蜂鸟具有笔直的黑色喙,上体为深蓝绿色,眼后有白色纹线,与胸部宽阔的白色带相连,胸前腹部呈现亮白色,喉部有紫色光泽,尾部呈分叉状。雌性个体上体青铜色,眼周有灰色面具,眼后线淡黄色;下体灰褐色,喉咙浅肉桂色,腹部和侧部有白色斑块;尾巴圆形,中央尾羽绿色,外侧尾羽肉桂色,尾端有宽黑带。幼鸟接近雌鸟体色。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包括较低且沉闷的声音如“djup”,以及更高音调的迟钝“芯片(chip)”声。其飞行时,不仅产生机械般的嗡嗡声,还会产生更高音调的铃铛般颤音。
【生活习性】
白腹林蜂鸟主要生活在海拔1500至4000米的哥伦比亚至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常见于湿润森林边缘、牧场和耕作区。它们在所有植被层中觅食,以多种开花植物和树木花蜜为食,例如龙舌兰、印加豆和天竺葵,同时也会捕食小型节肢动物。
【繁殖习性】
有关该物种的繁殖生态知之甚少,已知的一个巢在四月于厄瓜多尔约10米高的树上被发现。
【外型辨识】
雄性白腹林蜂鸟以其亮白色腹部、紫色喉部和分叉尾羽区别于其他种类,而雌鸟可以通过其更明亮、更清晰的白色腹斑和下背部两侧更大的白色斑块来区分。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该物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名录里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LC)。
【地理分布】
白腹林蜂鸟分布于南美洲,尤其是在哥伦比亚中部和东部的安第斯山脉断续分布至秘鲁,最远到达玻利维亚的科恰班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