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三趾翠鸟
英文名:Dimorphic Dwarf Kingfisher
学名:Ceyx margarethae
【简介】
双色三趾翠鸟,正式名称为Dimorphic Dwarf Kingfisher(学名:Ceyx margarethae),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三趾翠鸟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14.5厘米,体重介于15.7至23克。其最明显的特征包括三趾、蓝绿色的上体、橙色的下体、红色的喙和腿部,以及喉部的白色。它们的面部有白色斑块和橙色的点状标记。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至中等高度的森林区域,主要捕食昆虫及虫茧,飞行迅速。与其它近缘物种不同的是,它们不靠捕食水中鱼类生活,而仅利用水体为其清洁羽毛之用。此外,它们一般不会潜水捕鱼。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叫声是一个高亢且带有金属质感的“pe-teeeet pe-teeeet”,通常在休息时发出。
【繁殖习性】
生长繁殖方面的详细信息暂无详实记录。
【外型辨识】
区别于菲律宾三趾翠鸟及相关物种,主要通过其明显的蓝绿色头部及背部作为特征。其喉部白色,胸部没有粉玫瑰色,整体色彩较暗淡。
【物种区别】
双色三趾翠鸟区别于菲律宾三趾翠鸟及相关物种,主要通过其明显的蓝绿色头部及背部作为特征。其喉部白色,胸部没有粉玫瑰色,整体色彩较暗淡。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级,双色三趾翠鸟被列为无危(LC)。尽管全球分布区域估计为116,000平方公里,但由于不断进行的栖息地破坏,局部种群数量正在减少,急需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其分布遍及菲律宾群岛西部,包括米沙鄢群岛、苏禄群岛等,具体地点有Camaguin Sur、棉兰老岛南部,及岛链中的Banton、Tablas、Romblon、Sibuyan、Semirara、Negros、Cebu、Olango、Siquijor、Mindanao、Basilan、Malamaui群岛上的Jolo、Tawitawi和Bon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