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树莺科 > 树莺属 > 栗头地莺
栗头地莺

栗头地莺

英文名:Chestnut-headed Tesia

学名:Cettia castaneocoronata

【简介】
栗头地莺(英文名:Chestnut-headed Tesia,学名:Cettia castaneocoronata),属于鸟纲树莺科树莺属的一种鸟类。过去曾被归入旧世界莺科,现归入树莺科(Cettiidae)。


【外形特征】
栗头地莺体长约8-9.5厘米,体重8-10克。雄雌外观相近。成鸟头部和颈背为深肉桂棕色,眼后有一白色斑点。上体为橄榄绿色,腹部鲜黄,侧胸和两肋带有绿色。幼鸟头部无栗色,上体颜色偏暗,带些褐调,下体为淡黄色,喉部和腹部带有黄色调。


【生活习性】
它主要栖息于海拔较高的湿润森林地带,偏好植被密集的溪流和沟壑周边。冬季则可能迁移到海拔较低的山脚林缘地带。主要以蜘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及其幼虫为食,常在地面的密植被中积极觅食,较少暴露在开阔地带。


【鸣叫特征】
叫声尖利、流畅,呈“chee-leu-chee-wit”的鸣叫模式。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6至8月,巢位于林下灌木或树枝上,营巢材料主要是草茎、草叶、细根及内垫羽毛。每窝产2-3枚卵,偶尔产4枚。卵为粉红色,点缀红褐色斑点,尺寸为16.8-18.3毫米×12.4-13.4毫米。


【外型辨识】
指名亚种(Castaneocoronata castaneocoronata)、滇西亚种(Castaneocoronata ripleyi),以及越南亚种(Castaneocoronata abadiei)。


【保护状况】
据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栗头地莺并不处于濒危状态,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LC)。


【地理分布】
其分布范围覆盖了喜马拉雅山脉至越南北部的东洋界,现分布包括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北部)、老挝、缅甸北部、尼泊尔、泰国和越南。在中国的具体分布则涉及云南、四川、贵州及西藏多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