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莺雀
英文名:Grey Warbler-Finch
学名:Certhidea fusca
【简介】
灰喉莺雀是雀形目裸鼻雀科加拉帕戈斯莺雀属的一个物种。它们以其小巧、细长的喙和棕色灰色的羽毛著称。
【外形特征】
灰喉莺雀长约10厘米,体重约8克,具有典型的长而尖的喙,类似莺类的特征。它们的尾巴短而弱。头部和背部呈淡沙灰色,眼眶下方有一条淡色的眉纹。上翼呈沙棕色,翼带狭窄,下方的带状区域比上方更显眼。腹部近似白色,胸部和两胁有一条淡淡的暗灰色区域,并且下胁部带有黄色调。眼睛深色,腿黑色。繁殖季节时,喙为黑色,其余时间由暗橙黄色和暗色基部构成。雌雄外观非常相似,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羽毛颜色稍淡。
不同亚种之间存在外观差异。例如,becki亚种体型较大,相对颜色较深,喉咙颜色从淡黄色到红褐色不等,并且两胁为橄榄灰色;mentalis亚种体型较小,下体颜色更深;bifasciata亚种体色较淡,腹部几乎为白色。此外,ridgwayi亚种喉咙带有少许肉桂色调,雌鸟比标准亚种更淡;而cinerascens亚种体型略大,颜色较淡;luteola亚种体色偏暖,下体为黄色。
【生活习性】
灰喉莺雀为日间活动鸟类,栖息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科隆群岛的小型、干燥的岛屿上,主要聚集在干旱的低地地区。它们通常在干燥的沙滩和植被边缘觅食,全年分布。主要食物为昆虫与蜘蛛,卵期父母用节肢动物喂养雏鸟。它们常单独或成对行动,有时也会与其他雀类共同觅食。
【鸣叫特征】
灰喉莺雀的鸣叫是重复的颤音,如“chip-pi’pi’pi’pi’pi”。与莺雀的鸣叫相似,但频率更高,频率带宽较宽。灰喉莺雀能对莺雀的鸣叫作出回应。在Genovesa的mentalis亚种中,歌曲通常伴有嗡嗡声,而标准亚种的Pinta岛歌曲中,则往往没有嗡嗡声。
【繁殖习性】
灰喉莺雀的繁殖季节为1月至5月,通常选择在降雨后的首次延续进行,一组不详的岛屿为孵化地。每次繁殖可产下多达三窝共4枚蛋。巢由雄鸟单独用干草和植被构成。孵化期通常为12天(10至14天之间),雏鸟期为13至15天(11至17天之间)。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灰喉莺雀被列入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灰喉莺雀分布于厄瓜多尔的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具体岛屿包括弗洛雷阿纳、埃斯潘诺拉、圣塔菲、圣克里斯托瓦尔、热诺维萨、马尔切纳、平塔、沃尔夫和达尔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