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鹟科 > 须薮鸲属 > 褐背薮鸲
褐背薮鸲

褐背薮鸲

英文名:Brown-backed Scrub Robin

学名:Cercotrichas hartlaubi

【简介】
褐背薮鸲,又称布朗背部丛草地鸫(学名:Cercotrichas hartlaubi),属于鸟纲雀形目鸫科,为须薮鸲属的一员。分布范围主要在非洲的中南部地区,从尼日利亚东南部延伸至安哥拉西北部。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15厘米,重量为17至20克,是一种小型丛草地鸫。背部呈深棕色,肩部和披风较深灰,翅膀上有两条明显的白色翼带。臀部和尾部下方显现出淡赤褐色色彩,尾羽末端则为深棕色,顶端带有白色。眉线、眼圈、嘴角直至喉部颜色为白色,脸颊为暗棕色,胸部至腹部分呈灰白色相间,靠近肛门部位渐成为白色。喙为黑色,腿为浅灰色或带有粉色色调。

【生活习性】
褐背薮鸲栖息于阔叶林、湿润草原及密布的农田地带,在这类环境内表现得较为胆怯,多隐藏于密集树木中,只有在高鸣唱时才会显露。

【鸣叫特征】
叫声多样,内在旋律优美,由连续发出的一系列哨音构成,例如“cher-wiii ter, cher-wiii ter tu”等口哨程式。雌性的鸣叫相对更为简约。此外,有时候在繁殖期间或遭遇威胁时,还会发出"piri"或"pri-prit"的声音。

【繁殖习性】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2009年将褐背薮鸲列为濒危物种。

【外型辨识】
通过识别背部的颜色、眼周的标记及翅膀上的白色条带,可以将褐背薮鸲和红背薮鸲区分开来。尽管两种鸟都有深色背部,但褐背薮鸲的背部更为深棕色,而红背薮鸲的背部颜色较淡。此外,红背薮鸲的白色翼带更加显露且其尾部的黑色横带更为宽广显眼。

【地理分布】
在非洲中南部地区可见其足迹,如尼日利亚东南部的Gashaka-Gumti国家公园,一直到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布隆迪及安哥拉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