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盔噪犀鸟
英文名:Black-casqued Hornbill
学名:Ceratogymna atrata
【简介】
黑盔噪犀鸟(Ceratogymna atrata),又称“黑盔犀鸟”,是犀鸟科盔噪犀鸟属的大型黑色鸟类。广泛生活在非洲西部至中部的热带雨林中,自塞拉利昂至安哥拉均有分布。
【外形特征】
雄鸟体长在60-70厘米之间,体重介于1069-1600克之间;雌性体重在907-1182克之间。雄鸟由全黑羽毛构成,拥有巨大且黑色的喙和蓝色的咽喉皱褶;相比之下,雌鸟体型略小,头部和颈部为赤褐色,喙较小呈角质色,咽喉皱褶也较小。幼鸟类似雌鸟,但头部和颈部的颜色更深,喙为浅绿色且没有头盔,咽喉则为灰色且可膨胀。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低海拔的常绿森林中,偏好原始森林,但也出现在次生林和画廊林中,甚至可能出现在咖啡、可可和油棕榈种植园。以水果为主要食物来源,已知至少食用57种植物的果实,并偶尔捕食昆虫及小型动物。黑盔噪犀鸟根据水果资源的丰富程度进行季节性迁徙。
【鸣叫特征】
发出一种独特而响亮的鸣叫,音调和节奏会有所变化,雄鸟的叫声更为响亮浑厚。
【繁殖习性】
筑巢地点倾向于大树的天然洞穴,这些洞穴通常位于树干上,高度在10-23米之间。巢穴尺寸大约为41.2厘米宽、151厘米高及47.7厘米深,入口大小约为9.6厘米乘13.5厘米。产卵数量通常为1-2个白色蛋。
【外型辨识】
与黄盔噪犀鸟的外观存在明显区别,后者具有黄色头盔,雄鸟有鳞片状的头部和颈部,尾羽中央有黑色羽毛,与黑盔噪犀鸟的纯黑色皱褶明显不同。雌鸟和雄鸟在外形上也有显著差异。
【物种区别】
无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LC)物种。尽管如此,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活动如狩猎的影响,在某些地区数量明显减少。
【地理分布】
黑盔噪犀鸟广泛生活在非洲西部至中部的热带雨林中,自塞拉利昂至安哥拉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