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伞鸟科 > 耳垂伞鸟属 > 长耳垂伞鸟
长耳垂伞鸟

长耳垂伞鸟

英文名:Long-wattled Umbrellabird

学名:Cephalopterus penduliger

【简介】
长耳垂伞鸟是雀形目伞鸟科中的耳垂伞鸟属鸟类。这类壮观的类似乌鸦的鸟类最显著的特征是雄鸟带有长35厘米可伸缩的肉垂。这种鸟分布于哥伦比亚西部和厄瓜多尔的热带雨林区,是一种罕见且具有独特外形与生活习性的物种。

【外形特征】
雄性长耳垂伞鸟体长40至42厘米,雌性略小一些,体长35至37厘米。雄鸟全身呈黑色,并带有蓝绿色光泽,腹部颜色更暗。其独特的特征是一条长达35厘米,由短羽毛覆盖的可伸缩肉垂。雌鸟的肉垂较小甚至可能不存在,体型比雄鸟更小,虽然全身也主要为黑色,其肉垂却不如雄鸟那么发达。幼鸟信息较少,但至少存在一个亚成年发育阶段,直到雄鸟获得所有成年羽毛为止。

【鸣叫特征】
雄鸟发出响亮的 "boooh" 声音,间隔19-63秒,能传播大约400米。此外,还能发出低沉的哼鸣音。而雌鸟则会发出 "aaugh" 的叫声,可能用于警告。

【生活习性】
长耳垂伞鸟栖息在海拔80至1800米之间的湿润森林里,有时也会出现在次生林和传统农田中。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棕榈、肉豆蔻和月桂果的果实,偶尔还捕食昆虫。雄鸟会在树上进行展示,雌鸟则独自选择配偶。在果实丰富的地方或已知的展示地点,这些鸟会聚集在一起。

【繁殖习性】
雄鸟会在传统的展示地点进行表演,而后雌鸟单独承担筑巢和育雏的任务。巢用干树枝制成,并且内部用细枝和苔藓等物体进行填充,建在树蕨顶端,距离地面约5米。每窝产一枚蛋。孵化期为27-28天,所有育雏任务均由雌鸟独自完成,育雏期间主要喂养小型脊椎动物、大昆虫及可能的果实。

【外型辨识】
雄鸟的主要特征包括能够伸缩的肉垂和特殊的大型头冠。相比之下,雌鸟的肉垂几乎不存在,体型更加小巧。与其它伞鸟相比,长耳垂伞鸟以其肉垂长度和头部羽毛形状成为主要区别标志。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长耳垂伞鸟被列为易危(VU)。目前,全球估计数量约在1万至2万之间,受栖息地破坏与人类猎杀威胁,分布范围也变得愈加碎片化。长耳垂伞鸟被纳入CITES第三级保护名单。

【地理分布】
长耳垂伞鸟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西南部至厄瓜多尔西部,以安第斯山脉西侧的热带雨林为主。在哥伦比亚,主要集中于考卡河谷和纳里尼奥南部,包括法拉隆内斯国家公园的卡利;而在厄瓜多尔,主要分布在埃斯梅拉达斯东部、皮钦查和伊姆巴布拉地区的交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