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鸦鹃
英文名:Senegal Coucal
学名:Centropus senegalensis
【简介】
塞内加尔鸦鹃(Centropus senegalensis),又称塞内加尔杜鹃、Senegal Coucal,属于鹃形目杜鹃科鸦鹃属的一种鸟类。该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外形特征】
塞内加尔鸦鹃体型中等,体长约为36至42厘米,雄性体重约为169克,雌性约为171克。其上身呈黑绿色光泽,背部与翅膀带有锈棕色,臀部呈无条纹黑色,尾巴则为黑色带有绿色光泽;下身则为白色。虹膜为红色,喙部为黑色。存在一种较为暗红褐色的变体,其下巴、喉咙到胸部为深棕色至黑色,腹部至下尾覆羽均为红褐色。幼鸟上体覆以条纹,冠部呈现棕色或灰色,翅膀带有锈色和深棕色条纹,初级飞羽颜色较深,尾巴黑中最外缘略带淡色条纹,下半身偏淡黄色并带有黑色条纹在侧腹显现。
【生活习性】
塞内加尔鸦鹃主要生活在有丰茂下层植被的区域。尽管它们与非洲其他鸦鹃相比更少与湿润环境直接相关,但是它们可以在干燥的森林带边界生活并飞入较高的树冠,同样也能在分散满密低矮灌木丛中与河岸附近的芦苇丛中找到踪迹。偶尔也会出现于金合欢树附近。
【鸣叫特征】
这种鸟的叫声特征是深沉的‘boop’音符,音调起初下降再上升,类似于其他鸦鹃的‘guku’叫声。在求偶时,它们会二重唱,还有深沉的‘coo’音符和短暂的呼噜声、生硬的报警叫声‘guk, guk’。
【繁殖习性】
主要的繁殖季节是在雨季,当草足以用来筑巢以及作掩护时即开始繁殖。其巢由粗糙的干草和绿叶制成,距地面高度约为4米左右。每个巢通常产卵2至5枚白色蛋,孵化期以18-19天为范围。雏鸟为裸露黑皮肤下方为深粉红色,均被长白绒毛覆盖。喙部粉红,舌头为红色,由亲鸟双方面负责抚育直至其离巢,离巢时日龄为18-20日,虽然这时它们尚不能有效地飞行。
【外型辨识】
相较于布氏鸦鹃,其尾部呈现的是平滑的纯黑色而非带有条纹。幼时样子类似于白眉鸦鹃,但下半身颜色更偏向红褐色。与白眉和铜尾鸦鹃相比,则显得略小。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塞内加尔鸦鹃被列为无危物种(LC)。这种鸟广泛分布于其属于非洲中南部地区,从塞内加尔向西至肯尼亚向东,再到安哥拉及刚果的塞内加尔向南。但是在塔伊森林的高森林地区较少发现。
【地理分布】
自20世纪初,塞内加尔鸦鹃的范围从原先仅限于埃及的El Faiyum地区扩张到了开罗和Rosetta尼罗河地区,并逐渐向尼罗河三角洲和下游区域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