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冠啄木鸟属 > 波斑啄木鸟
波斑啄木鸟

波斑啄木鸟

英文名:Variable Woodpecker

学名:Celeus undatus

【简介】
波斑啄木鸟,又称为Waved Woodpecker,是鴷形目啄木鸟科冠啄木鸟属中的成员。它是一种中型的热带雨林啄木鸟,主要分布于南美亚马逊雨林的西部和中部地区。

【外形特征】
波斑啄木鸟的身长约为23至26厘米,体重则在58至75克之间。雄鸟头部呈淡栗色,耳羽和颈侧带有黑斑点或细纹。雄鸟有一条从喙根延伸至耳羽前缘的宽阔红带,而这一特征在雌鸟身上缺失。下巴和喉部呈肉桂色,带有黑斑或条纹。背部和翅膀带有波状黑色和肉桂色条纹,腹部则呈现斑驳的鳞状图案。下体紧实且多为赤褐色,腹部比胸部更为浅淡。

【生活习性】
波斑啄木鸟偏好生活在密集的雨林中,常活跃于树冠层,攀爬树干与大枝,探索树皮裂缝或是白蚁的巢穴。它们以蚂蚁和白蚁为主食,偶尔也会吃种子和果实。通常,它们单独或成对活动,或加入小的家庭群体。这种鸟类是全年居民,特别活跃于清晨。

【鸣叫特征】
在自然环境中,波斑啄木鸟常常发出特殊的鼻音双音节叫声,被形容为“currey-kuu”,其中第一声为0.25至0.3秒的M形声音,频率约为1至2kHz,接下来是0.5秒较长、较低频的尾声。叫声的间歇通常不少于5秒,雌雄鸟之间也会相互应答。此外,另一种粗糙的双音节叫声“hrree!khrrr”也是其常见鸣叫之一,总长度约为0.4秒;这种叫声有时会由成对同时发出。波斑啄木鸟还会产生一系列长且复杂的多音节短语,例如延长版的主叫声或一系列清晰的‘ping!ping!ping!’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委内瑞拉为2月至4月,而圭亚那地区为5月底到8月。它们选择活树或死树筑巢,巢穴的高度在4至30米之间。波斑啄木鸟的繁殖细节,比如窝卵数、孵化期以及离巢时间等信息尚未完全知晓。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结果,波斑啄木鸟的保护状态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波斑啄木鸟的栖息地主要位于哥伦比亚东南部、秘鲁东部、巴西中部及圭亚那地区,且延伸至玻利维亚北部和厄瓜多尔东部。这物种偏好生活在密集的热带雨林,尤其喜欢高大的森林,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