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冠啄木鸟属 > 棕头啄木鸟
棕头啄木鸟

棕头啄木鸟

英文名:Rufous-headed Woodpecker

学名:Celeus spectabilis

【简介】
棕头啄木鸟(英文名:Rufous-headed Woodpecker,学名:Celeus spectabili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冠啄木鸟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西部地区,包括巴西、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

【外形特征】
体长26-28厘米,体重约111克。雄鸟的脸颊和头部有深红色斑块,而雌鸟只在顶冠上留有少许痕迹。两性头部均为棕红色,颈部下方至胸部有大面积的奶油黄色斑块,胸部呈黑色;背部和翼上覆羽为奶油色至淡肉桂黄色,带宽黑条纹;翅膀为棕黑色,基部红褐色;尾巴黑色,外侧有浅色条纹;下体表现为奶油色至淡肉桂黄色,胸部两侧和腹部有黑色横纹。喙为淡黄或灰象牙色,虹膜深红棕色,腿为橄榄绿至灰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喙颜色较深,头部颜色更显黑色。

【生活习性】
棕头啄木鸟主要栖息于亚马逊雨林的湿润热带森林,常出现在河流沿岸和岛屿上。常见于竹林和长有Cecropia树的区域。活动范围限于低海拔至约300米。它们以竹蚁为主食,偶尔吃其他昆虫。棕头啄木鸟通常单独或成对觅食,采取探查和捶击树干、树枝及竹子的方式找寻猎物。

【鸣叫特征】
发出响亮的“skweeah”尖叫,随后是一系列“kluh-kluh-kluh”冒泡音,有低沉的"heh-heh"笑声和受惊时的尖锐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秘鲁为6月至8月。已记录到两个巢穴,这些巢穴可能因天敌而被毁,幸存下来的巢穴有一只雏鸟由雄鸟抚养。但关于其繁殖习性的相关数据尚缺乏。

【外型辨识】
与其他冠啄木鸟,如环颈啄木鸟相比较,前者背部为棕红色并且头部颜色更暗,后者背部为奶油色而头部较淡,翅膀上有黑色条纹。棕头啄木鸟更倾向于出现在特定的生境,如竹林或草场。

【物种区别】
与其他冠啄木鸟,如环颈啄木鸟相比较,前者背部为棕红色并且头部颜色更暗,后者背部为奶油色而头部较淡,翅膀上有黑色条纹。棕头啄木鸟更倾向于出现在特定的生境,如竹林或草场。

【保护状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西部地区,包括秘鲁东部、巴西的阿克雷州、以及玻利维亚的贝尼和科恰班巴省份。分为两个亚种:指名亚种C. s. spectabilis和巴西亚种C. s. exs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