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栗啄木鸟
英文名:Chestnut Woodpecker
学名:Celeus elegans
【简介】
南美栗啄木鸟(学名:Celeus elegans)是啄木鸟科冠啄木鸟属的一种鸟类。全身以显著的栗色羽毛和独特的顶冠为特征,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部的亚马逊雨林地区,常见于低地森林中,尤其是临近水源的边缘地带。
【外形特征】
南美栗啄木鸟体长26-32厘米,体重约100至170克。雄鸟和雌鸟体色类似,但雄鸟脸颊和颊斑为红色,而雌鸟则没有这一特征。头和体羽呈深栗红色,偶尔带有黑色条纹,翼覆羽还缀有白色斑点。顶冠颜色因亚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呈金色较为显眼,有的则与身体其他部位颜色一致。腹部和臀部较为淡黄色,有时带有淡色条纹。
【生活习性】
南美洲栗啄木鸟在林区、河流森林及热带低地森林中活动,分布范围最低可达1100米。这种鸟类全年留居其栖息地,以蚂蚁、白蚁为主食,也进食飞虫及其他昆虫幼虫和果实。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与其他鸟类混群觅食。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多种鸣叫声,如“wewa ew-ew-ew-ew-ew-ew”或“har-hahaha”以及尖锐的“whick-frrr”、‘wháa-jer’、‘wick-wick-wick-wick-wick’. 和柔和的‘gwarrr’等。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主要集中在4月至5月,不过在委内瑞拉南部和巴西西北部也可能持续至1月和2月。它们通常在枯木或朽木中挖掘巢穴,每窝产卵3枚。孵化及育雏的具体细节未知。
【外型辨识】
此鸟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北部的亚马逊雨林地区,包括特立尼达岛、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圭亚那、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秘鲁及巴西等国家。亚种之间存在差异,包括顶冠颜色及大小上的不同。
【保护状况】
IUCN将南美洲栗啄木鸟列为无危(LC)物种,但也存在15年内的种群减少预期,这主要源于适宜栖息地砍伐的减少。尽管总体上保持无威胁状态,对其长期保护仍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