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夜鸫
英文名:Slaty-backed Nightingale-Thrush
学名:Catharus fuscater
【简介】
灰背夜鸫(英文名:Slaty-backed Nightingale-Thrush,学名:Catharus fuscater),属于雀形目鸫科夜鸫属。这种小型且较为隐秘的鸟类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中部地区。
【外形特征】
灰背夜鸫的体型约为17厘米,全身呈现出暗灰色,背部颜色最为深沉,而额头部分颜色略浅。喉部和腹部则是中灰色,腹部中央可能带有少许白色,也有可能略带黄色调。雌雄个体外观相似,但有报道称雌鸟背部可能颜色略淡,具体的差异可能会因种群而异,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其真伪。幼鸟的羽毛颜色较成年人更为丰富,其冠羽为灰黑色,颈后呈现天然棕色,背部、臀部、肩羽和翼覆羽颜色介于天然棕色和骨棕色之间,翅膀和尾部为灰黑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较高海拔的湿林,灰背夜鸫倾向于靠近地面的生活。它们常常沿着林间小径活动,但往往非常害羞,容易听到而不是看到。这类鸟通常在密集的林下灌木丛中活动。
【鸣叫特征】
灰背夜鸫的鸣叫声简单而重复,由清晰的笛音组成。
【外型辨识】
在中美洲,灰背夜鸫的外观特征独特,不易与其他物种混淆。但是,在南美洲的一些地区,灰背夜鸫可能会与淡眼鸫、斑夜鸫和黑头夜鸫相混淆。通过观察下体的斑点颜色、背部的深暗色彩,以及独特的淡色虹膜,可以将这些物种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灰背夜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其保护级别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灰背夜鸫的分布范围涵盖了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延伸至南美洲北部的玻利维亚,并包括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