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美洲鹫科 > 美洲鹫属 > 红头美洲鹫
红头美洲鹫

红头美洲鹫

英文名:Turkey Vulture

学名:Cathartes aura

【简介】
红头美洲鹫是鹰形目美洲鹫科美洲鹫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新世界的美洲地区,从加拿大南部直至南美洲最南端。它们的体羽呈深棕色,翅膀展幅可达1.8米,体长介于64至81厘米之间,体重从0.85到2.26公斤不等。红头美洲鹫主要以动物尸体为食,具备敏锐的嗅觉,能够定位被树木遮蔽的腐肉。

【外形特征】
红头美洲鹫体型较大,翼展长达1.6至1.83米,体长62至81厘米。成年美洲鹫头部裸露,颜色鲜红,几乎无羽毛覆盖,喙短而弯曲,为象牙色。头部羽毛较少,皮肤呈灰色至粉红色。身体羽毛主要为棕色,飞行时翅膀呈深棕色与银灰相间。翅膀下方较深的覆盖羽毛与银灰色飞行羽毛形成了鲜明对比。虹膜是灰棕色的,脚部是粉色但常染白。

【生活习性】
红头美洲鹫栖息于开阔场所和半开放环境,包括亚热带森林、草原、牧场和沙漠等。白天独立觅食,夜晚则选择集体栖息。在飞行时,它们能够利用热气流滑翔,因此飞行姿态异常平稳。红头美洲鹫利用敏锐的视觉和嗅觉寻找食物,尤其擅长探测刚刚开始腐败的尸体。它们有时会聚集在垃圾堆或路意外死亡的动物尸体旁。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春季到来,南部较早。红头美洲鹫的繁殖巢位于洞穴、岩隙、树洞或密林下,直接在地面产卵,无巢。每窝产卵数为1至3枚。孵化期大约为30至40天,其间由亲鸟轮流孵化。雏鸟在出壳后8至11周内生长发育,亲鸟通过反刍喂养雏鸟。雏鸟在九到十周时离巢自立。

【保护状况】
红头美洲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入无危(LC)级别。它们适应能力强,可以栖息于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森林、山地以及沙漠等地带。现已确认它们的分布区域包括北美洲、中美洲与南美洲大部分地区。除了自然栖息地外,它们也经常在人类活动区域出现,以适应性极强的饮食行为确保其稳定增长。

【地理分布】
红头美洲鹫广泛分布于新世界的美洲地区,从加拿大南部直至南美洲最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