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色石雀
英文名:Pale Rockfinch
学名:Carpospiza brachydactyla
【简介】
淡色石雀(学名:Carpospiza brachydactyla),又被称为Pale Rockfinch,是雀形目雀科的一员。这种鸟类外形类似麻雀,体长13.5至14.5厘米,体重约为21至25克。其主要分布在中东及中亚地区,从土耳其东部延伸至阿富汗,南至阿拉伯半岛和北非直至埃塞俄比亚。
【外形特征】
淡色石雀的体色素净,通体呈淡沙灰色。头部顶部颜色稍浅,并有一条不明显的眉纹与眼下的部分。侧面头部呈灰褐色,脸颊有较淡的颊纹。背部颜色略深,上覆羽呈深棕色,而中覆羽和大覆羽尖端呈白色,构成双色翼条。腿为橙棕色,虹膜为深棕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仍更为淡雅。
【生活习性】
淡色石雀栖息于植被稀疏的荒漠和半干旱地区,常见于草皮覆盖的丘陵、山区,以及岩石峡谷,海拔能达到3000米。非繁殖期时,它们会出现在开阔的农田地区。淡色石雀是迁徙性鸟类,非繁殖季节它们主要迁徙至沙特阿拉伯西部和东北非的特定区域,偶尔可能出现在以色列南部、埃及和阿曼。繁殖结束后,每月下旬它们开始离开繁殖区;而月间中旬,它们又会离开非繁殖区返回。淡色石雀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同时也吃昆虫,幼鸟更是如此。它们的习性是成对或小群体活动,非繁殖季节则会形成更大规模的群体。
【鸣叫特征】
淡色石雀的鸣叫声尖锐,并以“twee”、“zweee”或“twee-oo”为特点。其歌曲单调,类似昆虫的嗡嗡声“tss tss tss tsseeeeeee”,经常在岩石顶端或灌木丛中发出。在飞行过程中,淡色石雀会发出柔和的颤音或咕噜声,在筑巢和孵化期间它们会通过叫声来协作完成任务。
【繁殖习性】
淡色石雀是根据特定的降雨条件繁殖的机会主义者,其繁殖期从南部范围的3月持续至北部范围的7月,多数情况下只进行一次繁殖。筑巢时,它们会在松散的群体中建造一个开放的、结构庞大的半球形巢,内垫绒毛和动物毛发,放置于灌木丛、岩石裂缝或建筑洞穴中。每窝产卵3至6枚,通常为4至5枚,仅雌鸟孵卵,孵化期持续13至14天。幼鸟由亲鸟共同喂养,巢期通常11至16天。
【外型辨识】
淡色石雀的外观特征和鸣叫声有助于分辨其与其他类似物种的不同。特别在头部面部的颜色和翼条的特征上,与其他同属的鸟类有显著差异。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淡色石雀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级别。
【地理分布】
淡色石雀主要繁殖于西亚地区,包括土耳其东南部、伊朗、阿塞拜疆及其西部和南部地区、土库曼斯坦南部、阿富汗西部、叙利亚南部、以色列南部、沙特阿拉伯北部及中部、科威特以及埃米尔特半岛等区域。非繁殖期间,它们通常出现在阿拉伯半岛、埃及东部、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