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卡曲嘴鹪鹩
英文名:Yucatan Wren
学名:Campylorhynchus yucatanicus
【简介】
尤卡曲嘴鹪鹩(Campylorhynchus yucatanicus)是雀形目鹪鹩科的一种特有鸟类,栖息于墨西哥东北部尤卡坦半岛的狭窄沿海地带。该鸟上体为黑褐色,带有明显的纵纹,尾部呈现出墨绿与暗褐色的相间色彩。
【外形特征】
尤卡曲嘴鹪鹩体长约18厘米,成体头部呈灰褐色,脸部为白色并有一条深色的眉线。其上体有黑色和白色的条纹覆盖,翅膀则呈现棕色并带有深棕色与白色的斑纹。尾部为黑色,夹杂灰色条纹,外侧尾羽尖端为白色;下体为白色,下腹部至腹中部有黑色斑点和纵纹。幼鸟与成鸟的外貌特征相似,仅在羽色对比上稍有差异。
【生活习性】
尤卡曲嘴鹪鹩偏好干燥的灌木丛生环境,常见于仙人掌区域与牧场边缘。它们通常以家庭群或成对出现,活跃于地面和植被中寻找食物,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卡曲嘴鹪鹩在海拔300至600米处活动。
【鸣叫特征】
未提及相关内容。
【繁殖习性】
尤卡曲嘴鹪鹩繁殖季节从5月至7月,雌雄共同筑巢。其巢呈卵圆形草球状,侧面开孔,通常位于地面上2至3米高处,不特别选择位于仙人掌中。巢内一般产卵3枚,孵化与育雏期分别为15至17天和14至19天,由双亲共同照料,有时还会辅助喂养。
【外型辨识】
未提及相关内容。
【物种区别】
尤卡曲嘴鹪鹩与棕曲嘴鹪鹩相比,巢形状更扁圆,以及在羽色和体型上有所不同。尤卡曲嘴鹪鹩的巢通常是由两性共同建造,而非仅由雌性完成。
【保护状况】
该种鸟类目前被IUCN列为近危(NT),并被SEMARNAT和《规范墨西哥官方墨西哥》列出为濒危物种,急需保护措施以遏制其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
【地理分布】
该种栖息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北部沿海低地,从西边的塞莱斯通到东边的埃尔库约,范围主要覆盖尤卡坦州东北部,同时向北包含部分坎佩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