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曲嘴鹪鹩
英文名:Grey-barred Wren
学名:Campylorhynchus megalopterus
【简介】
灰斑曲嘴鹪鹩(学名:Campylorhynchus megalopterus),体型较大,体重介于32.8至33.5克之间,体长约为17至19.5厘米。主要栖息在山地森林,从湿润的松栎林到附生植物丰富的区域。这种鸟以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和鸣叫声闻名。
【外形特征】
灰斑曲嘴鹪鹩上体呈现灰色基调,头冠具黑色羽干中心。其肩部和背部带有黑色横纹,胸腹均为白色并布满深色斑点,两胁以淡黄棕色为主,带有模糊的黑纹。这种鸟眼呈红褐色,鸟喙上部为黑色,下部为灰黑色,脚呈肉棕色。
【生活习性】
灰斑曲嘴鹪鹩主要栖息在山地森林,从湿润的松栎林到附生植物丰富的区域。它们偏好在树冠层中活动,不轻易落地。食谱主要以昆虫为主。
【鸣叫特征】
这种鸟的鸣唱快速而刺耳,显示出强烈的节奏感。其叫声通常被描述为尖锐的“卡儿”声,雌雄鸟会共同唱歌。
【繁殖习性】
灰斑曲嘴鹪鹩在5-6月进行繁殖。它们会在树高15至20米处筑巢,巢穴通常由苔藓构成,呈穹顶状,侧边有开口。通常选橡树、针叶树或马杜罗树作为巢址。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其他相关物种的区别在于其更细长的喙以及背上有醒目的黑白横纹和明显的胸部黑斑,这使得它们易于识别。
【保护状况】
灰斑曲嘴鹪鹩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被列为无危(LC)物种,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不利环境变化的影响都有可能对其种群状况带来不利影响。
【地理分布】
灰斑曲嘴鹪鹩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的特瓦坎-米却肯山脉及跨墨西哥火山带。包括哈利斯科、米却肯、普埃布拉以及韦拉克鲁斯和奥阿哈卡的部分地区。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C. m. megalopterus与C. m. nels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