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鹪鹩科 > 曲嘴鹪鹩属 > 棕曲嘴鹪鹩
棕曲嘴鹪鹩

棕曲嘴鹪鹩

英文名:Cactus Wren

学名: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

【简介】
棕曲嘴鹪鹩,学名Campylorhynchus brunneicapillus,属于雀形目鹪鹩科曲嘴鹪鹩属。它们是西南美国及墨西哥沙漠地区的常见鸟类。体型相对较长,长18-22厘米,重32-47克。虹膜呈暗红色,并拥有一双明显的白色眼眉。

【外形特征】
棕曲嘴鹪鹩的头部到背部呈棕色,具白色条纹和斑点,腹部为白色至肉桂色,也带有黑色斑点。翅膀和尾羽上黑白相间,尾羽末端则呈白色。幼鸟与成鸟相比,眼睛颜色较灰红,体色偏淡,其斑点不明显。

【生活习性】
棕曲嘴鹪鹩主要生活在半沙漠环境,海拔在1400至2000米之间。它们偏好仙人掌丛生的区域,食物来源广泛,包括昆虫、小爬行动物、果实、种子以及汁液。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它们展示出强大的适应性,甚至能在边缘的城市环境中生存。

【鸣叫特征】
棕曲嘴鹪鹩的叫声独特响亮且复杂,声音较粗糙并逐渐升高,就像一台汽车启动的声音。雌鸟的叫声则更加柔和且音调较高。据现有记录,它们可以发出至少32种不同的鸣叫变化。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棕曲嘴鹪鹩会建造巢穴于仙人掌草丛内,巢呈深碗状。每次产4到5枚卵,颜色为白色底色上带有褐色和红褐色斑点,平均孵化期为16天。幼鸟通常在大约19-23天内全部长出羽毛。

【外型辨识】
棕曲嘴鹪鹩精确地分为多个亚种,但这些亚种之间的具体分类仍存在争议。根据IUCN的评估,棕曲嘴鹪鹩种群数量稳定,目前无生存危机,被认定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棕曲嘴鹪鹩广泛分布于北美西南部,包括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及中部,偶尔分布于加州及其半岛区域。棕曲嘴鹪鹩是加利福尼亚州州鸟。目前这个物种被划分为了七个亚种,地图标示出它们的地理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