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啄木鸟
英文名:Fine-spotted Woodpecker
学名:Campethera punctuligera
【简介】
红点啄木鸟(英文名:Fine-spotted Woodpecker),属于鴷形目啄木鸟科绿背斑啄木鸟属,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广泛分布于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地区。在该区域内的开阔森林、草原和灌木丛中非常常见。
【外形特征】
红点啄木鸟体长约22厘米,体重介于56至74克之间。雄鸟的头部特征显著,前端至颈背呈红色,有时伴有暗灰色的羽冠。它的眉纹为淡白色,上下眼周区域有细微条纹点缀。额部与头顶有白色条纹,而脸颊则带有暗色斑点和红色线条。下额和喉部通常较为明亮,偶尔也有细小的黑斑。背部呈绿色或黄绿色,羽毛边缘具有黄色条纹;尾上覆羽和飞羽有棕黄色条纹;尾羽上覆羽则为棕色和黄色条纹。其下体为黄白色,腹部更白,胸部至侧面散布着精致的黑斑点,有时会延伸到侧面,有时则形成条状形态。雌鸟的前额和前冠为黑色,上有白色条纹,脸颊区域黑白斑点纵横交错。幼鸟在外貌上更接近雌鸟,但上体略带灰绿色,下体颜色更深,腿部呈蓝灰色,双眼为棕色。两性前额和冠羽均无条纹,眼后纹更显著,脸颊色块更加鲜明。
【生活习性】
该鸟通常成双或者形成至多四只的家庭群活动,有时也会加入混合物种组成的群体。它们一般在树木和灌木中觅食,尤其偏好油棕树,频繁地在树底位置或下降至地面觅食白蚁和蚂蚁等昆虫及其幼虫。期间,它们也会频繁停留在白蚁丘周围寻找食物。
【鸣叫特征】
红点啄木鸟会发出“kweeyer”或“peer”声的重复鸣叫,这种声音听起来很像蚁䴕或红隼的鸣叫。在伴侣间联系时,它们会发出更复杂的“wik-wik-whew-wee-yeu, wee-yweu”声,而在遇见其他鸟类时,它们会发出柔和的“nyaa, nyaa, nyaa”或“tik-tik-tik-tik”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过程中,它们通常建造树洞作为巢穴,常见在油棕树中。每窝通常产2至3枚白色的鸟卵。食物绝大多数来自蚂蚁及其幼虫,尤其是巢中雏鸟的食物来源,这也是它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外型辨识】
红点啄木鸟与东非啄木鸟在外形上类似,但前者的脸更白,且下体的斑点分布较为稀疏,斑点也更小。相比金背啄木鸟,红点啄木鸟的下体似乎斑点较多,而金背啄木鸟则多表现出条纹状的特征。
【保护状况】
红点啄木鸟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IUCN)中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红点啄木鸟广泛分布于非洲中部和西部,具体包括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苏丹、苏丹和多哥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