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绿背斑啄木鸟属 > 南非啄木鸟
南非啄木鸟

南非啄木鸟

英文名:Knysna Woodpecker

学名:Campethera notata

【简介】
南非啄木鸟(Campethera notata)属于䴕形目啄木鸟科,绿背斑啄木鸟属(Campethera),是一种仅位于南非南部的独特种类。

【外形特征】
南非啄木鸟体长约20-22厘米,重约62克。雄鸟拥有红色冠羽和髭纹,额头长有深橄榄棕色羽毛。雌鸟头部则为橄榄褐色,带黄色至白色斑点,髭纹黑白相间。幼鸟外观类似雌鸟,但上体更绿,斑点大且少。成鸟喙长而窄,稍微弯曲,眼虹膜为红色,腿为灰绿色。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以蚂蚁和蛀木甲虫及其幼虫为食,会迅速在树层之间觅食,特别喜欢在枯死的树木上探查蚂蚁。通常独处或成对出现,偶尔也会加入混种群。

【鸣叫特征】
这种鸟常发出如哨声的“wliee”或“peeeah”声,比金尾啄木鸟的叫声更为尖锐,较少响亮。非洲啄木鸟还会有类似“weee-we-wi”的三音节叫声以及介于嘶哑和哨声之间的“kra kra kree-kree-kree-kree kra kra”系列叫声。

【繁殖习性】
8月至11月是南非啄木鸟的繁殖季节,尤以10月为最密集期。它们在死树干或树枝中掘巢,巢穴深度可达150-300毫米。巢穴由两性共同挖掘,每窝产2至4只白色蛋,孵化期约为12-19天。雏鸟期为3-4周,离巢后不再返回。喂养方式为反刍,由父母共同照顾。

【外型辨识】
与金尾啄木鸟相比,南非啄木鸟体型更暗,背部呈绿色斑点而非条纹,面部斑点也更为密集。雌雄之间颜色差异明显,相比之下更为独特。

【物种区别】
与金尾啄木鸟相比,南非啄木鸟体型更暗,背部呈绿色斑点而非条纹,面部斑点也更为密集。雌雄之间颜色差异明显,相比之下更为独特。

【保护状况】
南非啄木鸟在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鸟类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NT)物种,因栖息地的丧失,其主要分布区已从南非南部沿海低地的夸祖鲁-纳塔尔省到西开普省的Bedradorp附近,范围逐渐缩减。目前,种群数量大致估计在1500至5000只之间。其中部分筑巢于保护区,包括奥里比峡谷自然保护区。

【地理分布】
南非啄木鸟主要分布在南非南部沿海低地的夸祖鲁-纳塔尔省到西开普省的Bedradorp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