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绿背斑啄木鸟属 > 金尾啄木鸟
金尾啄木鸟

金尾啄木鸟

英文名:Golden-tailed Woodpecker

学名:Campethera abingoni

【简介】
金尾啄木鸟(英文名:Golden-tailed Woodpecker,学名:Campethera abingoni),是䴕形目啄木鸟科绿背斑啄木鸟属的鸟类。该种命名纪念了第五代阿宾顿伯爵。该物种广泛分布于非洲南部的森林和林地,并与南部的克尼斯纳啄木鸟以及东北部的蒙巴萨啄木鸟有亲缘关系,可能与后者杂交。

【外形特征】
体长约20至21厘米,体重差异明显:南方亚种体重约70克,北方亚种C. a. chrysura为55克。雄鸟通常比雌鸟体型稍大,雄鸟前冠为红色,而雌鸟则为黑色,却带有细微的白色斑点。雄鸟颊纹为红色,雌鸟为黑白相间的条纹。虹膜颜色可能从深红变化,脚、腿为绿色橄榄色。幼鸟的喉部和胸部有密集的条纹,腹部有明显的横斑,眼睛颜色从棕色到棕灰色。

【鸣叫特征】
金尾啄木鸟发出独特单音节的'waaa'或是'weeea'叫声,通常由雄鸟发出。还有一种长距离重复的'yaooaak-yaaaaaak'叫声。其敲击声柔和。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沿海森林、米奥博、莫帕尼和金合欢林地,尤其偏好河流附近的林地,在较干燥地区尤为典型。觅食主要集中在树的较低到中间层次,搭建约10至15公顷较大的觅食领地,并能长距离转移觅食地点,有时在不同点间进行活动。

【繁殖习性】
通常在早夏筑巢,巢穴通常位于数米高的枝干下方。双亲共同参与巢穴挖掘。每巢产2至3枚光滑的白色蛋,双亲轮流孵化,孵化期大约为13天。孵化后,父母通过反哺喂养雏鸟,雏鸟约在22至25天后飞出巢。巢穴存在被若干蜜源鸟寄生的风险。

【外型辨识】
与蒙巴萨啄木鸟相比,金尾啄木鸟下部羽毛颜色偏暗,上部呈金色绿色带小白点,而非条纹,且不发出敲击声。另外,其特征与暗红啄木鸟、班氏啄木鸟、赖氏啄木鸟和东非啄木鸟也有所区别。后者上部羽毛多为棕色,并带有明显条纹,仅暗红啄木鸟下部有条纹。

【物种区别】
与蒙巴萨啄木鸟相比,金尾啄木鸟下部羽毛颜色偏暗,上部呈金色绿色带小白点,而非条纹,且不发出敲击声。另外,其特征与暗红啄木鸟、班氏啄木鸟、赖氏啄木鸟和东非啄木鸟也有所区别。后者上部羽毛多为棕色,并带有明显条纹,仅暗红啄木鸟下部有条纹。

【保护状况】
按最新IUCN评估标准(ver 3.1:2009),该物种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金尾啄木鸟广泛分布在非洲南部,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斯威士兰、科特迪瓦、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南非、南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