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绿阔嘴鸟科 > 绿阔嘴鸟属 > 黑喉绿阔嘴鸟
黑喉绿阔嘴鸟

黑喉绿阔嘴鸟

英文名:Whitehead's Broadbill

学名:Calyptomena whiteheadi

【简介】
黑喉绿阔嘴鸟是雀形目绿阔嘴鸟科绿阔嘴鸟属的一种大型鸟类。主要分布在北中婆罗洲的山脊地带,主要栖息在海拔900至1700米的原始山地森林,有时可下至600米,上至1980米。

【外形特征】
雄性黑喉绿阔嘴鸟体长24至27厘米,体重142至171克;雌性体长略小,体重约150至163克。雄鸟额头附近羽毛几乎覆盖喙部,头部有黑色斑点,耳部后方和颈背也有显著的黑斑;翅膀和背部有黑色标记,尾羽和飞羽呈黑色,次级飞羽边缘绿色,喉部有大块黑色斑块,胸部上方中央呈黑色,下方绿色,有明显黑色条纹;眼睛暗棕色,喙黑色,下唇相对较浅色,腿脚橄榄色至灰绿色。雌鸟头部羽毛较小,缺乏头部黑斑点,下体颜色也较暗淡,除喉部斑点外无明显黑色标记,幼鸟特征与成鸟类似,但黑色标记较少。

【鸣叫特征】
该鸟特有叫声响亮且多样。主要包括磨擦声、鼻音和双音节叫声等,如“toc-trrrr”、“kerrrrrr”或者“chek, rrrrt-rrrrt”以及“teek-waaaaarrr”等。同时还能发出类似啄木鸟叫声的“eek-eek-eek”,嘶嘶声“ee-ooo”作为警报。

【生活习性】
偏好高大的原始山地森林与森林边缘,通常单独活动,果实为其主要食物,也摄食昆虫。已知其吞食整颗果实,甚至较大的种子也能完整吐出。有时会在金马伦国家公园的路灯附近捕食飞蛾。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可能在3月至6月期间。筑巢高度一般约15米,巢体由新鲜苔藓构成,内部铺以干燥的竹叶,具有长长的苔藓和地衣制成的“尾巴”用于伪装。每窝产卵1至2枚,具体孵化和育雏细节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黑喉绿阔嘴鸟比同属其他种类体型更大,有明显的黑色喉部斑点,且翅膀和身体上有更为广泛的黑色标记。

【保护状况】
黑喉绿阔嘴鸟被列为IUCN 无危(LC)级别。尽管在适宜的生境中相对常见,但该物种的数量因栖息地破坏而减少。已知出现在金马伦国家公园等几处保护区域内。

【地理分布】
黑喉绿阔嘴鸟分布于北中婆罗洲,从金马伦山南至少延伸至巴图提姆邦山。栖息地主要在亚热带和热带湿润的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