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绿阔嘴鸟科 > 绿阔嘴鸟属 > 绿阔嘴鸟
绿阔嘴鸟

绿阔嘴鸟

英文名:Green Broadbill

学名:Calyptomena viridis

【简介】
绿阔嘴鸟(学名:Calyptomena viridis),又称Green Broadbill,是阔嘴鸟科绿阔嘴鸟属的一种鸟类。它们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等区域的热带雨林中。

【外形特征】
绿阔嘴鸟体型小巧,总长约为14至17厘米,体重43至72.8克。雄鸟的羽毛呈金属光泽的绿色,眼上方有一个黄色斑点,眼圈颜色较浅,耳羽后方有显著的黑斑,翅膀上带有宽大的黑色条纹和斑块,尤其在飞翔时翅膀显得宽阔尖锐。相比之下,雌鸟的颜色较淡,整体为绿色,缺乏明显的黑色标记,前额羽毛簇不如雄鸟突出,眼圈为鲜绿色。

【生活习性】
绿阔嘴鸟主要栖息于雨林及混合龙脑香林的下层区域,偶尔也会出现于河流、泥炭沼泽森林等地。它们有时也会出现在过度生长的合欢树种植园、橡胶园、可可园、与森林相邻的木材种植园和次生林。在低地和丘陵地带,绿阔嘴鸟的活动范围可从低至900米,并且在婆罗洲通常不超过700米,苏门答腊岛活动海拔高度可达1700米。在某些特定水果短缺的季节,绿阔嘴鸟会迁移到其他地区。

【鸣叫特征】
绿阔嘴鸟的鸣叫声具有独特的柔和与弹跳性,常见叫声为一组起始音较低,随后节奏加快且带有上扬音调的“toi, toi-oi-oi-oi-oick”。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有所差异,通常为缅甸的2月至4月,以及马来半岛的东北季风早期大雨期间。繁殖季节也在泰国3月至6月、马来西亚5月至8月,再到苏门答腊的9月,尼亚岛的7月,以及婆罗洲旱季的1月至6月。雌鸟独自筑巢,通常需要大约5天的时间来完成巢的构建,巢呈扁平葫芦状,由植物纤维构成。巢的内部通常铺有细软的叶片或草状纤维。每窝通常产卵1至3枚,通常为2枚。孵化期大约持续17至18天,幼鸟在大约22至23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绿阔嘴鸟与同类如黑喉和丽阔嘴鸟的区别在于其没有雄鸟与雌鸟独特的黑色特征,且雌鸟较为淡色。雌鸟更容易与黑喉阔嘴鸟混淆,因为雌鸟不具备任何黑色修复,且翼上有清晰的条纹而非斑点。

【物种区别】
绿阔嘴鸟与绿阔嘴鸟的雄鸟相比,雌鸟完全缺乏黑色的标记。

【保护状况】
绿阔嘴鸟的种加词“viridis”意为“绿色的”,因此其被归类为近危物种(NT),原因是该物种面临数量减少的风险,濒临灭绝。而绿阔嘴鸟在分类上也从原来的Eurylaimidae科调整到了Calyptomenidae科,这反映了其在动物分类学中的最新分类地位。

【地理分布】
绿阔嘴鸟的全球活动范围约为2,910,000平方千米。它们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等区域的热带雨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