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齿鹑科 > 翎鹑属 > 珠颈斑鹑
珠颈斑鹑

珠颈斑鹑

英文名:California Quail

学名:Callipepla californica

【简介】
珠颈斑鹑(California Quail, 学名: Callipepla californica)又名加利福尼亚鹑,是鸡形目齿鹑科翎鹑属的一种鸟类。广泛分布于北美西部,包括加拿大西南部至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部分地区,并已引入新西兰、阿根廷、夏威夷、智利及澳大利亚等地。

【外形特征】
珠颈斑鹑体长介乎105-119毫米,翼展约38-43厘米。它们身形短壮,羽毛灰白与棕褐色相间,最显著的特征是雄鸟头顶前倾有一簇黑色羽毛组成的六个曲冠。雄性胸部与腰部为褐色,爪为灰色。雌性比雄性略小,颜色偏于褐色,腹部无中心的褐色斑块。雌性成鸟与幼鸟头部稍显棕色,并且小冠较为短一些。

【生活习性】
珠颈斑鹑栖息于草原、边山地带、林地、峡谷及沙漠边缘等地方,完全适应所有环境条件。在早晨和黄昏活动,以植物叶片、种子及昆虫为食,具备极强的群居性。虽然能飞,更多时候选择行走或奔跑。筑巢通常位于低矮的树木或灌木下面。

【鸣叫特征】
繁殖期在4至6月,雄鸟会在树上鸣叫吸引雌鸟。

【繁殖习性】
每窝蛋约有12枚,孵化周期大约为21天。幼鸟迅速成长,在孵化后一月左右便可以通过短时间飞行。大多数情况下,两代或更多雄鸟会与单一雌鸟共同抚养它们。

【外型辨识】
与黑腹翎鹑相比,珠颈斑鹑主要的区别在于冠羽长度以及更明显的头部颜色分界、腹部分区的鳞状图案。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珠颈斑鹑当前被评估为无生存危机(LC)状态。

【地理分布】
珠颈斑鹑原产于美国西区,覆盖自加拿大西南部到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区域。而引入该物种的目的则包括生态恢复或其他相关的人工引入项目,均未造成本土生态系统的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