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鸻形目 > 丘鹬科 > 滨鹬属 > 青脚滨鹬
青脚滨鹬

青脚滨鹬

英文名:Temminck's Stint

学名:Calidris temminckii

【简介】
青脚滨鹬,学名Calidris temminckii,是鸻形目丘鹬科滨鹬属的鸟类。体型小而紧凑,主要分布于北极苔原地带,是典型的迁徙性鸟类。

【外形特征】
成鸟上体主要为暗灰色至橄榄棕色,腹部和下颌、喉部则为白色,胸部带有较深的颜色;非繁殖季节成鸟上体和头部颜色较为一致淡灰,胸部较浅淡褪变为淡灰棕色。此外,成鸟冬天时头部是暗灰色带有暗端斑和淡色边缘,有些微棕色。

【生活习性】
青脚滨鹬偏好包括灌溉农田、湿地、泛滥平原及森林沼泽在内的内陆水体环境。迁徙时,此物种常以群集的形式出现,但其规模一般不超过150-250只;同时,与小滨鹬相比,青脚滨鹬的群聚行为较为罕见。繁殖时它们栖息于苔原地带的沼泽和森林沼泽中。

【鸣叫特征】
鸣声短促而清晰,常见为连续的音‘tirr’或‘trrrrit’,主要用于联系或警示,状如黑斑蝗莺的鸣叫,但在音准和清晰度上更显著。

【繁殖习性】
青脚滨鹬在5月末至7月初繁殖。其繁殖行为异于大多数鸟类,该物种的繁殖季有多个配偶,雌雄鸟在不同地区孵化。雄鸟和雌性会在各自的领地交配,雌鸟先后在两地产卵,最后各自孵化。孵化期为20至22天。

【外型辨识】
与小滨鹬的区别在于青脚滨鹬的腿色较浅,以及尾部外侧羽毛更显著的白色。其独特叫声和展示飞行中的特殊鸣声也是一大识别特征。

【保护状况】
青脚滨鹬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等级为“无危”。全球数量估计大约有100万至1000万对。但值得注意的是,北极和寒带环境的气候改变可能对该物种造成不利影响。

【地理分布】
青脚滨鹬主要分布于北极苔原地带,并迁徙至非洲、亚洲南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