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滨鹬
英文名:Western Sandpiper
学名:Calidris mauri
【简介】
西方滨鹬(英文名:Western Sandpiper,学名:Calidris mauri)属于鸻形目丘鹬科滨鹬属的小型滨鹬之一。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相对较长且稍向下弯曲的喙。
【外形特征】
西方滨鹬体长14至17厘米,翼展35至37厘米,体型较小,体重22至35克。腿为黑色,趾间有小蹼,喙为黑色且尖端稍弯曲。繁殖季节时,面部、脸颊和头部顶部呈现丰富的赤褐色调;非繁殖季节时,上体为灰白色,下体白色。嘴巴长度约为从眼后至喙基距离的2.5至3倍。幼鸟翼上缘有一条明亮的赤褐色羽毛带,脸部淡色。
【生活习性】
西方滨鹬主要栖息在沿海湾和河口地带,在迁徙和非繁殖季节以海洋无脊椎动物(如甲壳类、双壳类和多毛虫)为食。繁殖季节中,它会食用昆虫及其幼虫以及水生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未在原文中提及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为6至7月,在西伯利亚东部和阿拉斯加的苔原地区,它们在地面筑巢,通常位于植被下。雄鸟会准备多个巢穴,雌鸟选择其中之一产下四枚卵。双亲共同孵卵,并照看幼鸟,直到幼鸟能够自主觅食。
【外型辨识】
未在原文中提及具体的外型辨识信息。
【物种区别】
西方滨鹬可以和其它滨鹬物种混淆,例如青脚滨鹬(嘴较长)、美洲小滨鹬(颜色较浅且偏灰色)、半蹼滨鹬(喙更短、颜色更暗),以及姬滨鹬(颜色单调且深沉)。这些物种之间的显著差异在于体色、体型、喙的形状和长度。
【保护状况】
西方滨鹬种群数量庞大,估计全球约有350万只。作为北美洲最丰富的滨鹬物种之一,它可能遭受栖息地丧失,食物资源减少等威胁。根据IUCN标准,该种群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西方滨鹬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及阿拉斯加,越冬区间从墨西哥湾至美国西部沿海、南至秘鲁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东太平洋),加拿大东南部至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岛屿和海岸至圭亚那,以及内陆从墨西哥中部至哥斯达黎加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