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博塔歌百灵
英文名:Sabota Lark
学名:Calendulauda sabota
【简介】
萨博塔歌百灵(学名:Calendulauda sabota),是雀形目百灵科短嘴百灵属的一种,中等体型的百灵科鸟类,因其显著的白色眼眉和强烈的脸部图案而著称。该物种分布于南部非洲的干燥草原、稀树草原地带和部分较为湿润的地区。
【外形特征】
萨博塔歌百灵的体长约14-15厘米,体重21-31克。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白色的眉毛,使它看起来像是戴了一顶帽。上体和前胸呈现出淡黄褐色并带有明显的黑褐色条纹。枕部呈现出更大的红褐色,比一般的百灵更为显著。它拥有长长的尖细鸟喙,呈圆锥形状,鼻孔上有悬羽遮盖。翅膀略显尖长,尾短于翅膀。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长且直。
【鸣叫特征】
雄鸟的歌声悠长且多变,通常从高处的栖息点或在展示飞行中发出,常能模仿超过60种鸟类的声音,包括鸽子的翅膀拍打声。受到惊吓时,萨博塔歌百灵会发出快速的叽叽喳喳叫声,有时会夹杂其他种类的警报叫声。
【生活习性】
萨博塔歌百灵主要栖息于干燥的草地和灌木覆盖的平原,活动范围广泛,包括南部非洲的干草原和较为湿润的地区如阿卡西亚树林和莫帕尼树林。它们经常在地面寻找食物,主要以昆虫(如毛虫、蚱蜢、甲虫、白蚁、蚂蚁)、草本植物的种子、植物的叶子和绿色茎部为食。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10月至翌年5月,主要集中在11月至1月(东部)和2月至3月(西部)。这与夏季雨季的来临有直接关系。雄鸟通常通过空中鸣唱或高空拍动翅膀展示求偶行为。雌鸟通常会在地面凹处或草丛中筑巢,使用杂草和细蒿秆材料构建巢,并用草叶覆盖表面伪装。每窝产卵2-4枚,平均2.3枚。孵化期和育雏期的具体数据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萨博塔歌百灵的学名源自Tswana语言中的“sebotha”或“sebothé”,在Tswana语中意为“百灵”。作为确切的学名,它包括了种名sabota和属名Mirafra,这与它们的科学分类地位相符。
【保护状况】
萨博塔歌百灵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南非、斯威士兰、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部分地区。这些区域包括干燥的草原、稀树草原和纳米布沙漠等地。物种的保护状况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无危(IUCN分类系统中的“LC”)。
【地理分布】
萨博塔歌百灵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范围约为2310000平方千米。鸟类主要栖息于旷野或丛林,有一定的地域多样性,但并不影响它们的种群数量和广泛的地理分布。显然,这一物种对人类的环境影响较小,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