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百灵科 > 短趾百灵属 > 红顶短趾百灵
红顶短趾百灵

红顶短趾百灵

英文名:Red-capped Lark

学名:Calandrella cinerea

【简介】
红顶短趾百灵学名为Calandrella cinerea,属于雀形目百灵科短趾百灵属。该鸟类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鸣禽,以砖红色头冠和侧胸斑块闻名。

【外形特征】
成鸟拥有显著的砖红色头冠和侧胸斑块,偶尔头冠羽毛会竖立成小冠。上体颜色从淡沙棕色到灰棕色或暖棕色变化,而下体呈白色,侧胸则有一块红色斑块。雄性和雌性在外部形态上非常相似,不过年轻个体的颜色可能较暗淡,背部和头部的羽毛边缘有白色并伴有黑色或暗色斑点,胸部区域的斑纹也较为不规则。

【生活习性】
红顶短趾百灵广泛分布于东非高原至南非地区。它们栖息于开阔草地、农田和湿地边缘地带,偏好排水不良且土壤质地较为黏重的区域,在沿海区域的盐沼植被中常见。主要以种子、昆虫及蜗牛等为食,雨后在道路及路缘活动频繁。

【鸣叫特征】
红顶短趾百灵的鸣声独特,包括半音乐性质的叽喳声和纷杂的嗡嗡声。它们常常在延长的波浪式飞行展示中展现鸣声,鸣声由一系列半音乐性的叽叽喳喳音符和对其他鸟类歌喉的模仿组成。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与雨季同步。雌性独自承担巢穴建设,巢穴是一个简陋的地面穴,内部镶嵌草茎和叶片。每窝产2-3枚卵,孵化期约为12-15天。孵化过程中,雌鸟独自承担孵化任务,而雄鸟负责提供食物。孵化后的小鸟由双亲共同照顾,以昆虫为主要食物,直到幼鸟离巢。

【外型辨识】
红顶短趾百灵通过独特的全红色胸斑和翼型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百灵区分开来。它们的外侧主翼和内侧次级翼羽特别延长,这是显著的特点。

【物种区别】
不同亚种之间在上体色彩上存在细微差异,包括指名亚种 *C. c. cinerea*、非洲中部亚种 *C. c. saturatior*、非洲西部亚种 *C. c. spleniata* 和肯尼亚亚种 *C. c. williamsi*。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版),红顶短趾百灵的保护级别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红顶短趾百灵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至南部,包括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至南非、安哥拉等地。其分布区从东南部的高地延伸至海岸线一带,栖息海拔高度从海平面到1000米以上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