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百灵科 > 短趾百灵属 > 细嘴短趾百灵
细嘴短趾百灵

细嘴短趾百灵

英文名:Hume's Short-toed Lark

学名:Calandrella acutirostris

【简介】
细嘴短趾百灵(学名:Calandrella acutirostris),是雀形目百灵科短趾百灵属的鸟类。其最为显著的外观特征是淡棕色的体色和独特的白色眉毛,喙相对较细长。

【外形特征】
细嘴短趾百灵体长约为13至14厘米,整体呈现出浅棕色的色调,带有暗色的条纹。上体出现轻微的红褐色调,头部侧面带有黑色小斑点;胸部呈淡棕色至灰棕色带状花纹。翅膀呈现灰暗色,部分黑纹点缀其间。尾巴黑色,带有棕色边缘。幼鸟特征更显模糊,白色羽缘突出,不具备成鸟领部的黑色斑点。雄性和雌性的羽毛特征基本一致,简单区分时主要依靠头部和背部的黑斑纹,嘴的长度也是重要区别之一。

【鸣叫特征】
鸣叫是细嘴短趾百灵一个重要的识别特征。鸣声短促且常有停顿,具有多样化的音节,比近似的大短趾百灵更为缓慢,内含哨音和尖锐的声音。个体在飞行或地面时的鸣唱节奏不规则,且包含更多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通常还伴有尖锐的“chirr”或“chirrrp”的叫声。

【生活习性】
细嘴短趾百灵喜欢居住在多石的高山区及干燥的平原地带,这些区域多为植被稀少的沙石环境。它们以地面行进为主,同时也能进行柔和的波浪式飞行。主要的食物资源包括种子和昆虫,如蚱蜢和蝗虫。

【繁殖习性】
鸟类在求偶时,通常通过在空中展示复杂的鸣唱来吸引伴侣。它们在地面上建造简单的呈杯状的巢穴,用来收纳卵。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7月,通常一次可产3到5枚卵,卵的底色为白色或接近黄色并带有一些褐色斑点。孵化期持续约12天,蛋孵出后,幼鸟在7天左右开启双眼,后期全由父母喂养,食物以昆虫幼虫为主。

【外型辨识】
细嘴短趾百灵因其独特的特征和分布范围,被认为是研究鸟类行为学和生态学的一个理想对象。尽管面临一定的生态环境变化挑战,该物种的生存状态目前较为稳定。

【保护状况】
据IUCN最新评估,此物种的保护状况为无危。不过,由于栖息地丧失,它们仍然面临某些区域的生态威胁。

【地理分布】
细嘴短趾百灵广泛活跃于中国及中亚地区,包括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伊朗、印度、土库曼斯坦、不丹、尼泊尔和乌兹别克斯坦。在这里,它们因其迁徙特性在不同季节居住在不同的地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