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杜鹃
英文名:Plaintive Cuckoo
学名:Cacomantis merulinus
【简介】
八声杜鹃,学名为Cacomantis merulinus,属于鹃形目杜鹃科八声杜鹃属。其俗名有八声喀咕、哀鹃、八声悲鹃、雨鹃等。该种鸟类为小型灰褐色及棕色杜鹃,广泛分布于东南亚至菲律宾等远东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八声杜鹃的雄鸟头部呈淡灰色,上体和翅膀暗灰色,腹部为浅橙色,下体其他部分呈淡红褐色。雌鸟与雄鸟外形相似,但腹部带有白色横纹,尾部有黑色条纹。成鸟还有赤色型个体,背部为锈褐色,腹部白色,全身覆盖黑色横纹。亚成鸟变异性较大,有的全身暗灰色,腹部有细白横纹,有的呈锈色,具有类似的背部和翅膀条纹,尾部为黑色带有白色横纹。
【鸣叫特征】
八声杜鹃雄鸟发出的鸣叫声是其显著特征,通常包括几个长哨音,快速升调的声音,之后转为更短促的气音。夜间亦可听到。另一种叫声是连续下降的哨音。
【繁殖习性】
八声杜鹃属巢寄生鸟类,通常将自己的卵产在长尾缝叶莺、扇尾莺、鹪莺和缝叶莺等鸟类的巢中。其卵一般呈青蓝色或白色,具锈红色或血色斑点。繁殖期后的八声杜鹃表现出漫长时间的鸣叫,常在阴雨天鸣叫频繁。
【外型辨识】
八声杜鹃与栗斑杜鹃在形态上容易混淆。八声杜鹃的亚成鸟下体橙褐色,且无过眼线,而成年的栗斑杜鹃则呈现出过眼纹,面部较偏白色,下体更为偏白。
【保护状况】
八声杜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无危物种(LC),表明其目前种群数量较为稳定。尽管如此,八声杜鹃仍应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种群数量出现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
八声杜鹃分布于印度东部、中国南部、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和菲律宾等地。中国华南地区观察到该鸟广泛分布,包括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和福建等地。